被美國《華盛頓郵報》稱作“三星共和國”的企業公民“三星”——他的崛起為何會所引發的韓國當局的政治恐慌,以及韓國民眾對三星公司的憂慮,似乎是所有人都感興趣的……似乎三星已不再僅僅是在操控著國家,而是已經超越了它,公司的所造成的影響近乎與政府匹敵。從商業文化的角度來講,他更能代表現代亞洲企業闖蕩世界的那種“不怕死,敢創新”的精神!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
三星,一個帝國的開始
朝鮮戰爭之后,飽受戰爭創傷的韓國可謂一窮二白。為盡快實現戰后重建,韓國實行了政府主導型的經濟發展模式,將國內稀缺的資本集中起來支持大企業發展。由此,以三星、現代為代表的家族財團依靠有政府支持的銀行貸款迅速崛起并粗放式擴張。讓韓國這個在20世紀60年代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經濟不相上下的“彈丸之地”僅用三十年就迅速完成了工業化,成為世界第十五大經濟體。因為這種國家戰略的優勢,三星集團也因此走上了“集團帝國”的發展道,深入影響到韓國甚至世界經濟。如果說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挑選一個企業來代表這個國家,我們想應該是沒有比三星更適合他的母國韓國的了?
為何三星之所以是三星?
三星之所以成為現在的三星,有的人說:是因為韓國的國家環境,地少人多,可利用資源少,要獲得更多利潤,公司經營需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否則很容易面臨死亡的威脅。也有人說:這是深受東方儒家思維的影響,把一個企業按照一個“家天下”的手法去經營管理,時時處于危機感之中,發展是必然。還有人說,是因為國家舉全力支持、長久的民族自卑感促使自己帶有強盛向上的沖勁,加之資本金融支持、上至總統下至全民都大力推廣和宣傳三星,用三星產品,不做大也難。對于韓國來說,這些因素或許是主要的,但是“基業長青”也不是靠簡單的你我支持可以完成的,他需要的更多是企業的經營之道,企業領袖的管理之方,以及對技術創新的敏感和長遠的戰略眼光。無疑三星是做到了這點的。
1973公司宣布第二個“五年管理計劃”
在三星的整個1970-1980年代,也即三星的“產業時代”,通過在重工業、化學以及石化工業的大規模投資,又奠定了其未來發展的戰略基礎。在1973年8月,公司宣布了第二個“五年管理計劃”,為這些業務領域制定了目標,并使三星進入造船工業。在此期間,公司還采取步驟,增強公司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將其制造過程從原材料生產,集成到最終產品生產。結果,許多新的公司誕生了,其中包括1974年成立的三星重工業,以及三星造船廠、1977年成立的三星精密化學。這還不包括逐步涉足的酒店業(新羅酒店)、精密化學、數據技術、三星信用卡(金融)等。
三星另一個爆炸式發展來自于家用電子電器業務
三星另一個爆炸式發展來自于處于萌芽狀態的家用電子電器業務。當時在韓國本地市場已經是一個主要生產企業的三星電子,在此期間開始出口其產品。另一個重要發展是三星在1974 年收購了韓國半導體的50%股票,進一步鞏固了三星電子在半導體制造領域的統治地位。還有之后的三星電機、甚至在文化領域還成立了文化基金會、美術館、專業棒球隊以及進修學院等。
1987年11月19日李秉喆去世后,之后三子李健熙被選為三星集團接班人,直至今日……。
這時候韓國也即將第一次舉辦奧運會,這對三星來講是莫大的宣傳機會,因此第一次成為了漢城奧運會的本地贊助商,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使得三星的品牌形象第一次在全世界人的面前大放光芒。三星的這種眾多的垮領域產品和服務——重疊項目的綜合效力就是節約了成本,并有效地運用資金與人力。到八十年代后半葉,三星在創建穩固電子與重工業的努力終于有了回報,公司獲得了與高技術產品相匹配的聲譽。并且開始走向世界,成為正在意義的世界級企業。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高技術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兼并、聯合以及收購等商業行為非常普遍,競爭與合并風起云涌。各個公司都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技術與服務的定位。業務開始跨出國家與國家、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界限。三星為了把握這些機會,所以在1993年提出來了“新經營”規劃。先是成立高新技術研究所,再發起集團經營改革運動,并開始在英國和中國建立彩色電視生產廠,赴歐美收購電子企業,加大對百貨業、造紙業、酒店業、足球文化、醫療領域的投入,在此期間三星建設還承接了馬來西亞的KLCC建設項目;九十年代中期還通過收購進入汽車產業,成立三星汽車。之后還在競爭對手云集的日本成立日本總部,陸續的美國、歐洲、中國、東南亞等地區總部也成立起來。
隨著世界步入第二個千年,三星也邁向了他的第二個世紀。在這個“引領數字時代”,三星緊隨時代變革,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業務結構、經營理念以及公司文化,由于投入得當,已經在多個領域成為“世界第一”的三星,連續四年入選“十大“美國專利大戶之一,引領全球數字化革命。不僅在半導體、智能產品、面板技術等方面一直保持領先地位,還在金融領域取得很好的發展。由此三星的品牌價值已經從1999年的31億美元漲到2006年的162億美元。
而進入智能機時代,其不斷更新推出的通訊設備,更是形成了與蘋果對壘的局勢,占居多國市場榜首位置。這或許正式得益于2005年開始實行的“三星透明經營管理原則”的推動,好的管理加優質的營銷模式,三星可以與任何國際巨頭抗衡。而這一年,李健熙也被美國《時代》雜志評選為世界100大風云人物。
三星與韓國
那么,三星有多大?按照現在的數據來講,三星在世界500強排名中排第14位,包括85個下屬公司及若干其他法人機構,在近7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近300個法人及辦事處,員工總數30余萬人,業務涉及電子、金融、機械、化學、軍事武器研制、酒店、球類文化、服裝、游樂園、建筑業、日化、重工業等眾多領域。三星旗下公司2011年總收入約2475億美元,相當于韓國GDP總量的五分之一,不僅如此他還擁有亞洲最大芯片,世界最大手機廠商三星電子和全球最大液晶面板廠商三星Display等等。
事實上,韓國大企業受家族控制、透明度低一直都是歷史性問題,而韓國本國又對這些大企業懷有復雜心理。所以在韓國的整個社會,三星權力影響很大,甚至是過大到令人窒息,由此帶來的各種腐敗、機構臃腫、管理不夠透明等常受“詬病”。但另一方面,三星對韓國來說又太過于重要,以至于常被“網開一面”。
1995年,李健熙曾因涉嫌向前總統盧泰愚行賄遭到起訴,被判兩年緩刑,1997年被豁免;2005年,李健熙又因卷入賄賂韓國國家黨前主席李會昌事件避居海外;2007年11月,曾任三星法務主管的律師金勇哲舉報三星私設巨額賄賂基金;2008年4月22日,李健熙迫于社會壓力引咎辭職。但是2009年12月,李明博總統決定給予李健熙特赦,原因是“韓國要申辦2018年冬季奧運,李健熙是國際奧委會委員,為了整體國家利益,給予特赦。所以即使有腐敗,政治因素都可能為三星服務,可見誰想撼動三星在韓國的地位那也是不可能的。
盡管平昌取得了2018年冬奧會的舉辦權,但韓國民眾已然悲觀地認為:政府之所以對三星如此寬容,是因為三星已經綁架了韓國經濟,它讓一個人完全靠一個公司提供的產品、服務生活成為可能——你在三星集團工作,下班的路上玩著三星的智能手機,回到由三星建造的公寓里,打開三星電視機,而電視里正播著由三星贊助的棒球比賽。此外,你還可以買三星提供的人壽保險,去三星開的醫院體檢,或去三星的游樂園放松。甚至當你去迪拜度假時也會發現,迪拜的標志性建筑、世界最高大廈——迪拜塔也是由三星負責建造的。
談到三星的種種影響,可能用真實的數據和再多的言語都是無法表達的,但或許可以用一位韓國民眾的話作為總結——“我討厭三星,但我希望我的孩子畢業后能去三星工作”是最恰當不過的,三星就代表了韓國。
三星與世界
2013年9月9日在香港發布的“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上。三星繼續蟬聯榜首,其中前十名中日本企業占據6席,韓國2席,中國大陸2席。從國別上就不難看出看,三星對于韓國的意義。
毫無疑問,三星旗下三星電子是當前世界消費電子領域的偉大公司之一。目前三星電子在液晶顯示面板、存儲芯片等多領域的市場份額穩居全球首位,并掌握了智能手機芯片、內存、閃存、屏幕等智能手機關鍵零部件的定價權。即使是蘋果這樣偉大的公司,在與三星直接競爭的同時,也不得不受制于三星全產業鏈的優勢:三星電子為iPhone提供了總價約40%的核心零部件,包括屏幕、儲存芯片、處理器甚至電池,每年涉及金額超過70億美元。
蘋果公司真正的遇到了他的挑戰者——三星,據《福布斯》4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蘋果仍以4166億美元市值蟬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但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DC的數據顯示,其在2013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3740萬部)及市場占有率(17.3%)均遠遠低于三星(7070萬部,32.7%);而在盈利方面,三星凈利潤同比提高了42%,而蘋果則下降了18%。
三星與中國
1992年中韓建交后,1992年8月三星在中國惠州投資建廠。此后的10年,三星電子不斷加大在中國的投資與合作,已經成為對中國投資最大的韓資企業之一。目前三星電子在華共有大約14家生產法人、8家銷售法人、4個研究機構以及若干代表處、辦事處、產品技術服務部門,員工總計2.4萬人。
在中國,經常有人拿聯想、海爾等這些企業跟三星比,但是相比三星的體量和發展,前者都是無法企及的。2012年,中石油實現營收21952.96億元人民幣,僅占同期中國國內生產總值(519322億元)的4.2%。三星創造的營收則占了韓國GDP近五分之一的比例,這是中國企業或許永遠無法達到的體量。
可以說,三星對中國民眾的影響也正越來越深,特別是家電、個人電子產品領域,三星中國占據著很大的份額,三星手機就在中國的中高端市場超過蘋果躍居榜首位置,更遠遠超過聯想、華為等本土品牌。但瘋狂的擴張,也導致三星在中國遇到一些品質問題,就在近日,中央電視臺就曝光了三星手機的“字庫門”缺陷問題,維修漫天要價,存在售后因地而異的問題,嚴重歧視中國消費者,最后不得不迫使三星做出改變,道歉承諾延保一年。
三星的兩代領導人
洪夏祥在《李健熙的第一主義》中稱,“自律嚴謹”是李秉喆獲得成功的唯一砝碼。確實,李秉喆對于每日的起居生活那是相當的自律、十分的嚴謹,幾乎無人能做到這幾十年如一日的習慣。他每天六點起床,晚上十點就寢;清晨起床后他做的第一件情就是洗澡,李秉喆是想“借以提振一整天的精神”。這種自我嚴格的管理可能煉就了他對企業管理的“清醒與認識”——著重于對時機的把握和拿捏。不僅如此,李秉喆還在自己的寢室墻壁上懸掛著一只“木雞”,時時提醒自己。所以我們想不正是這樣有了“清醒”以及“時時提醒”,三星才有了今天。
李健熙曾說過,“危機總是在最驕傲的時候到來,現在之所以無法進步發展,就是因為太過于自信所引發的退步所致”。李健熙沒有任何正式的博士學位,但他卻是養狗專家、高爾夫博士、機械方面的博士,更是日本歷史博士,所以有人說,李健熙的忍耐力是源自他對德川家康精神的理解。他也信奉父親的那句名言:“即使是由石頭所搭成的橋,也必須敲打確認是否穩固后才過橋”。所以,這種懷疑精神的存在,使得李健熙也是一個隨時推翻自己的人。這有助于企業的管理,時時的接受新的東西。三星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永遠不要過久地做任何一件事情。李健熙也曾經說過:“除了妻子和孩子,一切都要改變!”并且李健熙經常說,三星是競爭中的一個“幸存者”,他的員工應該感到一種永久性的危機感。即使在其光彩奪目的企業概況中,三星也表現得充滿憂慮。“我們目前所擁有的位置在 10 年后將會是過時的且不能維持的。在全球的業務發展中,迷戀于固步自封是愚蠢的。”(來源:網易)
zhangfeng007- 該帖于 2014-6-5 11:3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