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加入了一個新的項目,接觸很多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東西,其中有一個板塊是微信公眾平臺管理,主要工作就是每天編輯微信軟文+發送。看似挺簡單的東西,可是日復一日的做著,卻有著它的一定的難度和意義所在。之所以說有難度,并不是因為天天編輯軟文而“詞窮”,而是,每天發布的微信發送至700多號人手中,可是只有那么百來人閱讀,好的時候呢,大概三四百人看過,差的時候呢,也就幾十人瀏覽。差距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微信作為當今社交網絡軟件的主要工具之一,發展前景是有目共睹的,不論是零售業,地產界,電子商務,還是其他行業,都已經逐步涉足這一領域,那么如何用好微信,如果提高微信平臺的使用率,是值得大家深究的一個課題。小編從自身經驗出發,搜集網絡上各種經驗之談,與大家一起探討如果提高微信圖文轉化率(即提高微信使用率)。由于小編研究微信的時間較短,經驗較為淺薄,有不足之處還希望前輩們多多提醒。
既然說道微信圖文轉化率,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圖文轉化率的概念。微信圖文轉化率是微信公眾平臺圖文群發效果評估的一個重要標準,其計算公式為:圖文轉化率=圖文閱讀人數/送達人數,從公式上可以看出,在送達人數不變的前提下,圖文轉化率越高,這篇微信圖文消息的傳播越廣。
送達人數:指的是你將該條微信推送給了多少人,簡單點說就是你現階段有多少粉絲;
圖文閱讀人數:有多少人讀了這條微信,包含非粉絲群體;
微信圖文轉化率公式中的被除數,即圖文閱讀人數,更確切的說,應該是有多少非粉絲群體讀了這篇微信圖文消息,這些非粉絲群體決定了你的圖文轉化率高低!那么粉絲群體哪里來?第三方媒體!基數越大,微信圖文轉化率越高,就看您手中的資源有多少了。微博轉發、微信朋友圈轉發、論壇等其他網絡媒體,能想到的基本上都可以用,無所不用其極,把能用上的資源都用上就對了。
順帶跟大家分享一個比較坑爹的事情:據說一位小美眉在微信公眾平臺上發布了一條消息,微信內容大概是說凡是到場參加活動有禮品可以領取,活動當天吸引了300多位訂閱用戶參與,整體效果評價還是比較理想的。但是坑爹的是,過段時間以后,原本好幾百的粉絲慢慢的就只剩30多個了,很明顯,大多數粉絲都是沖著活動當天的禮品去的,事后可能感覺沒什么“好處”可拿就主動取消關注了。
當然,或說回來,有很多因素會影響那些粉絲取消關注,但回歸本真,微信公眾平臺運營還是要以內容為主,有實質性的東西才能留住訂閱用戶。
微信的圖文轉換率是否有一個具體的數據作為評判標準呢?由于微信用于商業運用的時間還比較短,對微信平臺的研究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深度,對圖文轉化率的標準尚未形成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根據諸多案例分享,可以初步的估量官方微信的平均圖文轉化率在20%上下(注:這個數據是小編實際操作經驗并且結合其它諸多案例結合得出的數據),也就是說,發送一條微信至100個人,大概有20個人會瀏覽該微信的內容。對著這個數據,不知道大家認為是高了還是低了。就小編而言,個人是覺得稍低了的,如果發送一條微信只有20%的人瀏覽,那就有80%的客戶是忽略/錯過這條微信的信息的,對于項目、產品的推廣而言,是個巨大的損失。
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目前微信的客戶使用量已經突破4以人次,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個數據還會繼續突破。隨著傳統媒體逐漸“疲勞”,自媒體在宣傳推廣中的作用于比例將會逐漸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微信圖文轉化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未完待續......)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4-6-16 15:0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