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聯商網店長事業部羅永強)
在日常和客戶的交流中會聊到有企業快速發展,也有企業停滯不前,我們《店長》雜志也在前不久作了半年的總結,我便在思考,我們能不能做的更好?如果要做的更好應該從什么方面入手,對于我來説我是要盡好自己的職責做好自己的事,那對于企業呢?以下是個人思考的幾個方面;
1、從數據找問題
我們目前的銷售收入是多少?有沒有達到期望的要求?這些收入來源于哪些板塊,其中多少是成本,多少是盈利, 成本能不能再減(如果減該如何減少),盈利能不能再增加(如何增加),權衡利弊作出調整,我的主編告訴我作總結就是列數據,企業你把自己的數據列出來了嗎?說到數據,目前大部分企業都有開發自己的后臺管理系統,如果你還沒有,那是否應該增加在此的投入?
2、從部門找問題
相信現在大部分企業都有自己明確的部門劃分,良好的配合是企業良性運作的關鍵;如果你的部門劃分都不合理導致自我沖突這就是大問題了!其實我不是老師,也沒有經驗,但從看過一些書籍案列還是希望小小説下自己想法;找部門的問題我感覺可以像是考核,店長雜志對于市場部我的考核就是電話量,客戶維護量……
那企業對于營運部、行政部、財務部、招商部……
每個部門有沒有漏洞?自己去看
他們的日常工作做的好不好是否也可以列一些條款,從職責上進行打分呢?人事可以看招人給企業帶來的效果,財務可以看流程的速度,營運可以看?(我也不知道);總之一些部門職責可以從書上找,我也不是從事過很多部門,不是很了解各個部門的運作流程,說的不對請諒解;
現在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KPI考核系統,但我覺得KPI的考核不一定是絕對的,因為就我日常的工作感受來說,精力放在這件事上對于那件事必然是會有所削減的,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沒有全能的人,也沒有全能的部門,把合適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才能發揮最好的價值;
當然部門前面説的部門設置不合理當然是大忌,李嘉誠人家一個地產流程要走半年一年是為勒囤地,你的一個流程要走半年一年就是資源浪費了,集權固然重要,但有沒有拿著工資卻帶來不了效率,真正想要付出卻沒給他一個好的平臺和對等的收獲?
3、從管理和企業文化找問題
部門做的好不好,管理者自然應該看得到,如果你看到好的沒獎勵,那自然走下坡路,如果看到差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個問題永遠會被埋沒,管理要人性化,説到心里,以身作責,領導獎勵要一步到位,員工懲罰要給兩次機會,企業不要吸血鬼,三番兩次對著干的人不遵守的人給機會也挽回不了(當然積極找企業問題的人不算,就像讀書時有學生總跟老師討論難題,實在存在的問題是對企業改進有利的),企業也不要分幫派,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大學上課男男女女坐一起,下課一間寢室一個幫派,大家基本不串門不交流,男的在寢室玩游戲,女的久約著逛街,玩的好的人就經常一幫,有矛盾的又是另一幫;如果這種事發生在企業,你懂的;所以説企業文化很重要!你是否關注業績不關注關系?是否組織活動給員工享受的機會?
管理者需要做的事是什么? 協調 監督 帶領……
企業文化不應該原版照抄,每個企業的階段不一樣,但是可以借鑒,具體也要自己去尋找……
4、定位和價格找問題
我有個親戚是賣面的,一個小門店,告訴我説以前定價3元一碗,每天人多的要死,兩人人干的累死累活的,后來索性漲到5元一碗,人少了不少,但算下來利潤和以前是一樣的;把這個問題上升到經濟學就可以叫長尾理論和短尾理論,
長尾理論是以基數量大的大眾消費群體作為自己的客戶群;短尾理論是以客戶量小的特殊客戶作為客戶群體;在銷售上來說就是“三年不開張,開張管三年”;
談到這里還想到大學里面老師談到的紅海戰略和藍海戰略;
紅海戰略就是拼價格!誰的價格低誰贏得客戶,但往往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藍海戰略即是我不和尼走同樣的路線,我有的東西你沒有,所以我可以和你訂不一樣的價格;
基于目前百貨競爭激烈,普遍定位轉型購物中心
超市成本高利潤低租金貴,一些超市也在想辦法提高客單消費,以學習麥當勞建兒童游樂區等方式增加客戶逗留時間,搞活動引爆單日銷量等
對于定位我不是很懂,但看的處零售業的大家都是在積極尋求可持續發展道路,我們不是國企,我們經營不善就得倒閉,許多企業已經用事實證明這一點,同時提醒想要參與到零售業的老板,行業有風險,進入需謹慎,不要因為沒有踩好點載在地理位置,也不要在別人脫離一種模式時才開始傳統模式,知己知彼你才能找好定位,沒有從事過零售業的人不知道水有多深;
5、從模式和服務上找問題
服務做的好不好,取決于人和標準;標準這種東西是可以培訓和制定的,但絕對不是一味的執行標準,記得一期店長雜志上讀到有顧客去寶島眼鏡,服務員擦鏡片就只擦鏡片不擦別的,叫服務員到半杯水硬是就倒勒一杯;同樣有一期作者談到買空調還是買鞋什么的,看到很喜歡的產品,身上剛好差丁點錢,問能不能預留或者減免,服務員都沒有做主的權利,可以考慮從賣家來說肯定不相信你少了這點錢,但服務做的不好可以肯定的是別人肯定不會再來你的店了,你損失的絕不是一筆單子,而是潛在的利潤,像這種情況最好不要說得太直接,也要預留一套無貨時的方案,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協調的,所謂服務最大的禁忌就是把自己和顧客放在對立面進行正面沖突,我們都是出來混口飯吃,基于利潤的考慮客戶我覺得可以理解,銷售成交的點就是達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平線;
額……好像説銷售的東西太多了;總之我一個小業務員眼中的服務是可以靈活的,具體怎么做因人而異的,太沖的人不適合服務業;
至于模式,自助餐是一種改變服務的模式,吃飯的地方能唱歌是一種模式,白天賣餐飲晚上賣咖啡是一種模式;還有許多其他新奇的模式我也沒嘗試過,零售業有自己的模式,新的模式也可以由你們去開發;
6、從員工身上找問題
員工是企業是根基,員工可以分為三類:做好本職工作的(獎勵) 除了本職工作還想追求更高事業的(提拔) 連本職工作都不想完成的(改進)
店長可以從文化從感覺説了解自己的企業,但他們真的了解自己的企業了嗎?員工不應該把打工當做打工,而是把打工當做自己的事業,業務員就是這樣一份切實關系到自己收入的工作,所以我對客戶説哪怕能多增加一份訂閱,我也會努力,回報不一定是按照客戶的大小來區分,用自己的真誠我相信會換來同等的價值!
引用一些人的話:招不到好的人,好的人留不住,雖然我也是90后,但目前90后也許需要的是存在感和自我價值得到體現,以我們的沖勁或許應該有一些能個人發揮和限制不太緊的地方;説實話,企業希望員工對你忠誠,少不了你對員工的關懷,曾經我在新邦物流本來累死累活也沒有怨言,但因為一天我的腳趾被叉車壓了,我想請假但部門經理説忙不過來也不信我被壓了,所以我離職了,員工做出一個決定很可能是因為一個很小的點,甚至一句話,工作久了的或許會忍忍,剛出來的覺不會在乎這些,當然如果忍受多了心里沒説出來也沒工作的激情了,曾經在百佳超市實習我們培訓時可以像行政反應問題自由告狀是個不錯的發泄方式,雖然最后意見也沒啥效果……
另外一方面薪酬也是員工值不值得為你賣命的選擇,畢竟人往高處看,水往低處流,個人理解吧!
7、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學習
你在做零售業嗎?你只是在“做”零售業嗎?那你有學零售業嗎?
我加了一些零售業QQ群,居然跟我説不接受紙媒性質的宣傳,只接受什么原創產品買賣,我只能説呵呵,你們整天在花多少時間工作多少時間學習?中國人的物質消費高了,精神消費高了,卻不是對個人的提升~
你問一個零售人,他可能對自己的門店和企業有所了解,但走出這個圈子可能就是井底之蛙,當然大企業要進軍二三線城市也不一定能干的過了解當地行情的零售業,所以需要調查,需要學習,重視這些的人我有在空間看到喔;
大型企業一年都會有安排學習的預算,一般也會經常關注一些行業資訊,一些企業甚至有自己的公關部,會定期收集關于自己的新聞,一有負面新聞立即跟進,處理在源頭,像我現在工作的聯商網,這種事情是很常見的,如果協調能處理好的事又何必影響品牌形象呢?前提是你是不是只是在做自己的企業,也許明天你的對手就在你的門口與你刀鋒相見你還全然不知;看過一則最蠢的新聞是某銀行在一家美國銀行已經宣布倒閉的情況還向其轉賬巨額,收不回來了吧!
既然要從事零售業,請了解零售業,我們店長雜志不説是最好,但我們的團隊在努力去做!滿足超市百貨便利店購物中心肯定不能面面俱到,但絕不是隨口說說,我們希望與零售業一同前進,零售業萎縮勒,意味著我們的客戶也相應減少,所以小羅在此希望每一個零售人都能有一份好的事業,把自己的企業做的更加壯大,謹此勉勵!
今天就寫到此,以上僅是代表一個剛接觸零售業不久的小業務員的一些想法,具體自己企業存在什么問題還請自己尋找,然后根據具體問題去制定培訓,而不是一個太大的方向;最后還請大家支持小羅賣的店長雜志,我們會不斷完善,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