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O2O社區便利店正在成為最受零售行業關注的焦點。今年3月,京東宣布已在全國范圍內“牽手”上萬家便利店,欲打開中國零售新局面;將服務延伸至“最后一公里”的順豐“嘿客”也一夜之間遍地開花。
引起市場高度關注的社區便利店到底有什么變化呢?它們能給消費者帶來哪些便利呢?
轉向混合型
由于電商的沖擊,我國傳統零售業增速大幅放緩,但一直主打“小而美”的便利店卻有一種逆勢上升的態勢。
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近日發布的《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2012年至2013年,中國便利店企業的銷售額增速為17%,高于其他業態;單店日均銷售額為5785元,毛利率為26.2%,也處于較高水平。隨后發布的“中國城市便利店指數”也顯示,2013年,便利店開店速度整體較快,調查的26個城市,店鋪平均增速為19.5%,普遍高于百貨、大型超市的開店速度。
今年5月中旬開始,快遞大佬順豐開始在全國多個省市上線名為“嘿客”的網絡服務社區店,預計年底開店總數將達到4000家。其選址偏向于高檔社區,看重周邊居民的消費能力和對服務的高要求。
華潤萬家旗下的連鎖便利店品牌Vango也在發力,它主要分布在地鐵、商業圈附近,面積較小,大多不到40平方米,目前在杭州地區已有41家門店。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表示,大賣場在杭州市場已經很難選址,經營成本不斷提高,華潤萬家將便利店作為在杭州的主攻業態。
“未來便利店將會從單純的商圈店逐漸向包含社區功能的混合型店轉型,這是一個趨勢。”華潤萬家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迎接變化,祐康集團也正在加緊轉型。新推出的祐惠網項目,定位為O2O智慧社區電子商務平臺,就是要將現有社區零散的、碎片化的社區店,納入旗下,通過流通平臺上的資源共享,最大程度解決資源的浪費并提高效率,改變現有社區小店亂、雜、散的現狀。
“如果將傳統的社區便利店視為1.0版本,解決店主個人基本就業、生活的需要,那么街頭巷尾的‘全家’、‘喜士多’,包括祐康的‘祐驛站’,就是2.0版本。而‘豫便利連鎖便利店’,則是升級后的3.0版本,即滿足顧客智慧、便利、健康等生活方式的需求。”
戴天榮表示,之所以大舉進軍社區便利店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深思熟慮后的長遠謀劃:第一,在電商行業摸爬滾打多年,豫便利便利店已經有了互聯網基因;第二,豫便利便利店將線上銷售平臺豫便利網上商城與自建的城市便利店、社區服務店結合起來,零售領域也有涉及,這讓豫便利具有高度的整合性;第三,目前豫便利連鎖便利店的品牌已經深入人心;第四,豫便利連鎖便利店自主組建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將整合數以百萬計的傳統社區便利店,打造一個“家門口的萬能便利店”。
時效占優勢
自從“O2O”概念風靡以后,社區便利店就開始站在“風口”上,成為電商巨頭打通線上線下緊盯的目標。據了解,目前京東已宣稱在全國15城市與大約1萬家便利店展開合作。順豐的“嘿客”,欲將“物流基業”的優勢進行延伸,目前已經直達4000家。與此同時,騰訊和阿里也正在有條不紊地布局線上線下生態圈。
未來的便利店將會如何發展?在省連鎖經營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鈞耀看來,業態的分化是大勢所趨,如今社區便利店、樓宇便利店、校園便利店等分化業態均已出現。“其中社區便利店是難點,但也是重點。”王鈞耀說,目前,省連鎖經營協會也開始著手對便利店開展相關行業調查。
“O2O時代的到來,其實對密集布點、緊鄰社區及辦公區域便利店來說,正是一個與線上及移動端結合的大好機會。”聯華快客浙江公司總經理馬劍告訴記者,目前快客在杭州和寧波共有240家直營店和加盟店,按照計劃,今年杭州還將開出20至25家新店。三年內,將按照5%至10%的增速,同步布局嘉興與紹興市場。
“畢竟物流速度再快,也不能助網絡銷售解決消費者一到兩小時內的需求,而便利店消費恰恰是最具有時效性的。”據馬劍介紹,快客從今年4月份開始嘗試運行店長個人微信號推送服務,消費者只要在微信上下單,附近的商品就可以最快速度配送到家,目前杭州已經有8%的快客便利店參與,并且效果不錯。“這是15分鐘內的即時消費,和線上消費完全不一樣。當然,O2O是大勢所趨,目前我們也在與第三方網絡公司洽談相關合作。”馬劍說。
“社區便利店通過豫便利網上商城統一采購商品,采購成本會進一步控制,商品價格會更實惠。其次,利用大數據分析手段,通過社區購買人群分析,能夠準確掌握消費者購買商品習慣,能為便利店提供更全、更精準的商品品類專項,甚至可以設立生鮮產品區、地方特產專區。”據戴天榮介紹,除此以外,物流能精準到達,減少缺貨損失,實現有限空間的合理店存,都是便利店“升級”的好處所在。
“大超市憑借渠道、資本等天然優勢,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相對全面的服務,而便利店則更加適合‘應急’,也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關鍵。”業內人士表示,大多數便利店由于長期扎根社區,不但在地理位置上有很大優勢,也容易通過日常交往與潛在消費者建立客情關系,這些都是這種經營模式的優勢所在。但同時,此類店鋪靈活度較大,入行門檻較低,在提高整體綜合競爭力、特色競爭力上,依舊面臨很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