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位于湖北武漢的武商廣場(原名武漢廣場)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店慶。當天化妝品區零售超過了1169萬元。
事實上,這樣的銷售成績在武商廣場并不稀奇。該商場策劃部負責人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在今年上半年全國化妝品百貨渠道銷售下滑的情況下,武商廣場逆勢增長5%,預計今年全年化妝品零售超過6億元,繼續穩固武商廣場全國單體百貨化妝品零售第一的位置。
從2012年下半年起,隸屬于武商集團旗下的武商廣場(當時名武漢廣場)為了與同隸屬于武商集團旗下主打奢侈品的武漢國際廣場和主營黃金珠寶的世茂廣場錯位經營,將一樓的黃金珠寶撤出,陸續引進國外知名的化妝品和飾品品牌。
此后,武商廣場化妝品經營區擴展為2300平米,商場內化妝品品牌近70個。2012年化妝品零售業績突破5億元,2013年達到5.3億元。這一成績使武商廣場坐上了全國單體百貨化妝品零售第一的位置。并且,化妝品區絕大部分品牌,都進入全國單柜業績前五。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蘭蔻2013年在武商廣場零售達到8000萬元,銷售額位居全球專柜前五。
屢創銷售奇跡的背后,是武商廣場對化妝品區的不斷優化。據了解,長期以來,武商廣場化妝品柜臺之間一直有條隱形的“三八線”——以大門中軸為界,東區大品牌越來越密集,而以合資和國產為主的西區則相對冷清。
怎樣防止坪效被稀釋拉低?武商廣場總經理陳軍表示,武廣70%的銷售及利潤,都來自30%的高端品牌,尤其是蘭蔻、迪奧、香奈兒和雅詩蘭黛這“四巨頭”為代表。因此,“想在有限空間里進一步提升銷售額,必須在巨頭上做文章�!�
武商廣場于是開啟了“雙柜”模式,“四巨頭”品牌被允許在現有柜臺外,于西區設立新柜,錯位經營。比如迪奧在東區經營香水,西區則主營彩妝。四巨頭的雙柜銷售均同比增長40%,西區坪效從此也被迅速拉升。
文/品觀網 栗晨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