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貿流通業是聯結生產與消費的中間環節,是城鄉和地區之間經濟聯系的橋梁和紐帶,是社會化大生產的重要環節,更是反映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程度的窗口,也是市場經濟成熟程度的反映。面對ERP系統的普及應用,對于對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的商貿流通企業來說,實施ERP系統也是必由之路。眾所周知,ERP系統的市場潛力巨大,但是根據相關統計,ERP系統在我國企業中的實施只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是成功的,下面針對我國商貿類流通企業實施ERP系統的阻礙因素進行分析。
1.不符合實際的實施范圍與期望。有些企業對ERP了解不充分,就盲目的進行實施,認為只要企業實施了ERP系統,企業管理就可以規范化,企業管理就能上臺階。因此說,當企業在實施ERP系統中出現了阻力和障礙時,往往會感到出乎意料、措手不及。由此而造成信息化工作曠日費時,甚至會半途而廢,這種現象在國內的企業的實施中很是常見。
2.缺乏高層管理人員的支持與參與。實施ERP系統一方面投入資金比較多,另一方面實施周期也比較長,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不是短期內就能看到的。而對于一些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來說,他們認為企業管理沒有信息技術的支持就要吃大虧,但是由于他們工作往往都比較忙,對于信息技術的管理都沒有時間去做充分的了解與掌握,所以對于ERP系統的實施只停留在口頭上的支持,認為實施ERP系統是計算機技術人員的事情,基本上都不會親自過問,更談不上積極參與。
3.企業不適應管理的改革。據對商貿流通企業調查情況來看,有些企業雖然實行集團公司的管理體制,但是往往給下屬公司、分公司有較大的經營自主權,如果實施了ERP系統同,就會大大挫傷下屬企業、部門的經營活動積極性。因為ERP系統是一種非常開放、非常透明的信息環境,處于這樣的環境下,公司總部能隨時清楚地了解各個部門的一切經營情況,一切操作都是透明的、可見的。另一方面阻礙實施ERP系統的問題是人員數量的削減,特別是中層管理人員的減少。同時,企業的員工也不愿意放棄業已習慣的工作方式去使用ERP系統,他們往往希望修改ERP系統來適應他們原來的工作方式。
4.項目隊伍技能不強。整個ERP的實現都需要技術人員的配合。從需求分析開始,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就需要密切配合,其中有很多企業就是因為管理人員不懂信息技術,信息技術人員不懂管理,配合不默契,從而影響了ERP系統的運營。另一方面就是教育與培訓不夠,實施ERP需要全體員工的積極配合,而培訓力度不足,造成員工相關知識欠缺,從而也影響ERP系統的正常運營。
5.企業資金投入困難。對于商貿類流通企業來說,絕大多數都是中小型企業,其資金實力有限,很大程度的影響企業投資ERP系統。
商貿類流通企業實施ERP現狀雖不樂觀,但是相信,只要對以上幾個方面加以改進,成功實施ERP系統提高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優勢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