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義烏小商品城的攤位租金下降了30%。而且有些攤位到期以后空置很長時間,這是以前沒有過的情況。”剛去義烏進貨回來的南京商戶周奇(化名)向《金證券》記者感嘆。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一直是小商品批發市場的行業風向標。《金證券》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的部分商鋪租金下調,對炒作商鋪的資金沖擊最為明顯,不少“炒鋪”資金萌生退意。
“大房東”主動降價三成
周奇在南京義烏商品城經營著一家精品店,每年都會有幾次往返于南京和義烏之間的機會。
“這兩年電商對實體店的沖擊非常大,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但小商品城的租金卻是不斷上漲,這對商戶來說,難以承受。”周奇告訴《金證券》記者。
《金證券》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早在今年4月份,上市公司小商品城(600415)就發布“降價”公告,公司下屬國際商貿城五區市場和篁園服裝市場下調租金。其中,國際商貿城五區原基準價2833元/㎡/年,篁園服裝市場由原基準價2593元/㎡/年均下調至1985元/㎡/年,下調幅度分別為30%和23%。
據公司測算,下調租金后,國際商貿城五區市場和篁園服裝市場年租金收入下降17965.6萬元。
“義烏小商品城的競爭優勢是成本低,價格低。而租金過高,會導致商戶把租金成本轉嫁到商品中,這樣一來,就失去了競爭優勢。”小商品城內部人士向《金證券》記者指出,下調租金是為了公司長遠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小商品城以開發經營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為主業。目前,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營業面積550萬平方米,商鋪7.5萬個,包括國際商貿城一、二、三、四、五區市場、篁園服裝市場等,號稱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市場。
“二房東”熱衷轉租撈金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租金下調跡象,在去年9月份就已經初現端倪。
2013年9月初,大房東小商品城借中秋節問候函,“勸誡”轉租戶降低租金。在《致市場“攤主”的一封信》中,小商品城倡議轉租商鋪的“二房東”們,從長遠利益出發,把租金降到一個合理的價格區間,讓商位回歸其本來的功用和價值。
同時,公司還表態,將轉變觀念,不當義烏最大的“房東”,發展壯大公司,實現反哺市場的目的。
而小商品城發表上述“勸誡函”的背景,正是義烏中國小商品城內“炒鋪”風氣盛行。公開信息顯示,其商鋪轉租價格節節攀升,甚至有商鋪轉租價格3年漲兩倍。
“二房東在義烏那邊很常見,因為義烏小商品城只租不售,新進去的人只好從原商戶手里承租。”周奇坦言,2013年以前是炒鋪最火的時候,只要是位置比較好的商鋪,光是轉租就能賺一大筆。
周奇以自己在南京義烏商品城的店面舉例,“我的精品店是從二房東手里租過來的,33平方米,今年租金是4.3萬元,每年上漲10%。”《金證券》記者走訪時發現,周奇的店位于南京義烏商品城內部,靠近街道的1樓位置。
“我的店,從位置上看,算是中等偏上的。義烏商品城公開的租金報價是3.2萬左右,每年增加5%。但因為位置不錯,二房東的轉租價格要遠遠高于公開報價。”周奇直言。
“炒鋪”資金萌生退意
義烏中國小商品城一直是小商品批發市場的行業風向標。近年來,“義烏模式”在全國范圍內被不斷復制,小商品批發集散市場遍地開花。
那么,義烏中國小商品城租金下調對行業的影響如何?昨日,《金證券》記者走訪南京義烏商品城了解到,“炒鋪”資金已經降溫。
李女士在南京義烏商品城經營一家化妝品店,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買商鋪真的不劃算。我的親戚前年在這里面買了間鋪子,30平方米花了52萬。但現在每年能收回的租金才3萬左右,如果把52萬存銀行里,每年的利息錢也差不多這個數了。所以我的親戚打算賣掉這里的鋪子。”
另一家眼鏡店店主則告訴《金證券》記者,“這里靠近江寧大學城,像是眼鏡、文具、飾品、化妝品這些面向學生的生意,還算能維持下去。其他的像是五金、服飾基本賺不到什么錢,幾乎都關門了。”《金證券》記者看到,南京義烏商品城臨近街道的商鋪開業情況較好,而商城內部很多掛著服飾、零食等招牌的店面則門可羅雀,甚至處于閑置狀態。
(來源: 金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