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朋友請吃飯,說在高新區(qū)永輝附近,我怕堵車,去的早,順道去這家永輝看了一下。
2011年我們指導風之彩超市和永輝在重慶南川干了一仗以后,我就不太看它了。永輝上市,發(fā)展很快后,業(yè)績忽高忽低,吳敬璉老先生說的好,中國的股票市場連賭場都不如,上市公司業(yè)績摻水,怕是誰也說不清楚。零售這個行業(yè),賣場說明問題。
這家永輝超市的選址在唐延路街心人防工程地下,選址不算好,我走到跟前還得問路口警察才知道有這家店。說明招牌的可視性比較差。
這家永輝店周邊有很多小商鋪,不知道是不是也是永輝一起租下來的,招商情況還可以,有點小型購物中心的樣子,福建人開超市傳統(tǒng)上喜歡大面積招租,可以降低本身租金成本。
超市布局顯示了永輝的自信,一進門從右手開始是干雜山貨,不遠就直對著蔬果區(qū),蔬果區(qū)顧客不少,目測在200~300人以上,但是蔬果區(qū)之外,人就很少。比如一進門左手的日用百貨區(qū),空無一人。這一層蔬果區(qū)占地大約30%,集中了幾乎所有的顧客。說明永輝的蔬果做的還是不錯。
永輝在重慶給我沖擊很大的是水產和鮮肉部門,但是今天我看到永輝這種招牌式的懸掛銷售的鮮肉部門,只有兩個顧客在耐心的翻動著鮮肉,臺面上商品很豐滿。
水產部門面積比重慶小多了,不知道是不是覺得西安人吃水產少,有意縮小的。臺面基本上是豐滿的,這是永輝一直做的比較好的地方,就是直到顧客下班的時候,臺面依然是豐滿的,但是我們也知道,這個陳列帶來的就是高損耗的挑戰(zhàn)。
冰鮮臺上死魚不少,不僅如此,活魚缸里80%的魚都翻肚了,除了幾只皇帝蟹還比較活潑。說明這個店的水產養(yǎng)殖水平不行,急需培訓,活得養(yǎng)死,只有賠錢。
我想買點貝類,看著實在不夠新鮮,但是順路,就買點吧,結果找連卷袋又找不見,問了促銷員才在較遠的水產處理區(qū)找見。挑了些貝類,又找不見打稱臺,又問了員工才發(fā)現(xiàn)藏在柱子后面,柱子周圍沒有明確的標識。
要去收銀臺還要下一層,下面這層是服裝、床品等非食品區(qū),國內民營超市習慣上把洗化部門當非食品管理,這里也是和床品放在一起。
永輝的服裝我印象里是出租聯(lián)營的,這里不知道是不是,但是還是給人來自批發(fā)市場的感覺,沒有品牌,大排擋,偌大區(qū)域只有一個顧客。在西安高新區(qū)這種地方賣批發(fā)市場的大路貨服裝,估計不會有銷路,反正我是不會看的。
再往下走,是很大的散貨區(qū),這是永輝在三級市場做法的遺產。我的經驗,在大城市里,除了年節(jié),這種散貨食品的銷售很一般。我在這個區(qū)域沒有看到一個顧客。
散貨對面是酒水飲料區(qū),雖說夏季已過,酒水飲料進入小淡季,但是這一區(qū)域居然一個顧客也沒有。
收銀道開了6個,每個排不到3個顧客。當時是下午6點,按理說是下午的高峰期。
在這家賣場里,我沒有看到3年前永輝在重慶生鮮區(qū)用的那么多員工,說明永輝意識到人力成本的問題并且加以控制。
整個賣場看完,如下印象:
1、蔬果做的不錯,整個賣場除了蔬果區(qū)大約200~300人,基本上其他區(qū)域空無一人。尤其非食品區(qū),說明永輝的非食品還是做得不好。
2、服裝屬于地攤貨,定位依然很低,缺乏品牌,與當?shù)叵M不匹配。
3、散貨區(qū)過大,一如在三四線城市的做法,平時坪效很低,依靠廠家費用支持。
4、整個商業(yè)體招商還行,但是人氣不旺,與附近的卜蜂蓮花不能比。
5、選址周邊全是寬闊的馬路,不與居民區(qū)直接銜接。
6、地下商場,地上標識不明顯。
7、人力成本有所控制。
永輝還是那個永輝,比三年前我在重慶看到的沒有進步,某些地方還有明顯些退步。讓我想起多年前的人人樂。
希望我看到的只是一家店的情況,但是門前在招聘,好像在西安還有幾家店要開。
納爾森(香港)商業(yè)管理有限公司 張青山
- 該帖于 2014-10-14 9:47: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