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TUSCAN'S,應該是在2009年或2010年的深圳服博會上。當時為TUSCAN'S的LOGO所吸引,LOGO的設計為兩條魚并成橢圓形,讓人深刻難忘。TUSCAN'S在展會上所呈現的產品并沒有讓我留下多大印象,而和TUSCAN'S的LOGO讓我難忘的是TUSCAN'S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在其品牌在市場拓展上采取了全線托管的方式�?梢哉fTUSCAN'S所采取的合作方式大膽冒險而有效。這種合作模式是一把雙刃劍,或會能夠使品牌快速拓展市場占有渠道,但國內所謂的托管商大多托而不管。托管的核心不在于市場的拓展效果而在于托管商的營運能力是否能將品牌托管后健康經營。一般能夠以托管為名的眾多托管商在當地擁有良好的人脈關系,與當地商場長期合作經營,利用長期建立的關系作為優勢,吸引了許多新生品牌為能夠快速拓展市場而采取了這種合作模式。然而往往成也托管敗也托管,在僅靠人脈進駐商場后營運能力不足的托管商并不能為品牌在當地的健康經營帶來多大的幫助,所以往往看到更多的是托管商后來因為營運上的不足和品牌無盡的扯皮最終不歡而散。如果說TUSCAN'S至今仍采用這種合作模式,那么必然面臨著良莠不齊的托管商所帶來的諸多問題。其中一點就是營運能力不足的托管商在終端管理上人員、培訓、貨品管理直至銷售業績等問題。
TUSCAN'S所采取的這種合作模式拓展市場或是新晉品牌的無奈之舉,但也看到了品牌的掌門人的魄力決心。以TUSCAN'S后面企業的實力資源再加上這種具有吸引力的合作模式應能在國內市場快速開店占有渠道,自從進入國內市場大約五年時間已拓門店近50家。
表相看TUSCAN'S,由其大膽激進的托管合作的市場拓展模式與過目不忘的LOGO之外,TUSCAN'S還有什么?
經過大約五年的發展由最初對TUSCAN'S產品的無印象到現在只要提到TUSCAN'S就能在腦海中呈現某P字頭的奢侈品品牌的產品影子,幾乎整盤貨品無原創。但這也不能只詬病TUSCAN'S(以后有機會在這個話題上好好的吐下槽),這一點也是目前國內眾多品牌運作企業的通病。盡管如此,我仍是認為TUSCAN'S在往后的發展上應該重點在產品的開發上有所突破,以TUSCAN'S的資源按理說是有實力去達成的。
相對來說TUSCAN'S還是接地氣的,在與TUSCAN'S差不多同時出現的ANNA TOSANI曾是國內運作得最像國際品牌的女包品牌,其企業背景與TUSCAN'S相似,都是加工企業為國際奢侈品代工。ANNA TOSANI進駐國內市場號稱斥資上億的投資,在品牌終端形象上極為舍得投入,產品的設計也可圈可點,市場渠道拓展幾乎全部直營。然而高大上的ANNA TOSANI已成昨日黃花,賣給了東莞的一個企業只做網上銷售,TUSCAN'S卻活到了現在。
同行看同行,因為無更多的數據去分析TUSCAN'S,故所以只能是從表象來看,TUSCAN'S當下所欠缺的是自身品牌定位風格的明確,如何在現有基礎上再上一層,在產品開發上漸漸加強獨具風格的產品,通過品牌形象的提升打造加強推廣提高知名度。面對托管這種‘露水情緣’如何將品牌在當地的不可控性轉換成品牌更能把握操控的合作模式,在銷售營運上建立強力的培訓部門服務好現有托管客戶的銷售管理團隊,輸出品牌所有關于品牌終端管理的一切標準,提供更好的品牌服務于消費者尋求業績上更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