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車一族會因為油價漲了就改坐公交車嗎?其實"雙11"不可怕,可怕的是都愛跟著瞎慌慌。
對于線下實體零售業而言,所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其實講的是:如何將線上制造的壓力加倍奉還給他們。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文/吳明毅
開題之前,我想先聊點題外話。也許是巧合,今天是‘吳話不談’的例行發布日,也恰巧是11.12,在這一天發布對“雙11”的評論亦或是吐槽,是頗合互聯網思維的‘快’思維的,但其實這篇文章的寫作時間卻是在‘雙11’之前的,所以,論點若有偏頗,請海涵,因為小吳雖然可以‘吳話不談’,但亦有可能‘順嘴胡說’。
那么,我想先預測一下今年的‘雙11’,當然這只是我的個人意見:
1、今年‘雙11’的線上銷售總額一定會有一個大幅上升,不僅因為更多的戰團加入了進來,更因為這個泡泡必須要越吹越大,不然‘拐點論’就會應運而生;
2、淘寶的雙11銷售額(對外口徑)同比會有大幅度的提升,但這可能并不真實,因為對于剛剛上市的阿里而言,‘雙11’不能降,如果降了,后果,可能比你想象的還嚴重…
3、今年的‘雙11’可能會成為被吐槽最嚴重的一個‘雙11’,因為APEC期間施行的限行政策,使北京重見久違的藍天白云,這可能會堅定決策層治霾的決心,使之堅持限行政策,這對于依賴物流程度較高的行業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而對于‘重災區’的‘雙11’而言,更會成為‘千夫所指’;
4、這個‘雙11’將會被阿里及其擁簇渲染為‘有史以來最好的雙11’,主要原因不在于銷售額,而在于‘他們創造了一個線上線下、各行各業全部參戰的節日,其意義遠大于價值’,當然,這是他們說的,而我并不認同,至于原因,之后我會提到。
對于淘寶的‘雙11’,其實我是既佩服、又氣氛、還感覺很好笑的。
佩服的是他們的確抓住了“11.11光棍節”的節日邏輯,并放大、深化其特點制造噱頭,成功的將‘光棍節’變成了當下的‘網購狂歡節’;
氣憤之處卻是線下實體店們非但不以之為恥,反而紛紛自發加入這個由線上企業主導的戰役,而且大多以人家定的名字做為自己的活動主題,這不禁讓我想起了岳飛的那首《滿江紅》,以及至今跪在江邊的秦檜夫婦…
之所以好笑,原因有二:
1、‘雙11’的本質是什么?我認為其實質就是一場價格戰,換句話說這就是一次以‘價格訴求’為主的活動檔期;而任何一場面對中低端消費人群的促銷活動,價格都是最主要的杠桿工具,所以可以說‘低價是雙11永恒的主題’,如果哪一天雙11不以低價為噱頭了,那么雙11就已經不復存在了。所以,當看到一眾中、高端商場也在這個檔期喊著什么‘比價雙11、血拼雙11、不止50%off…’時,我就很想笑,你說你瞎湊什么熱鬧啊,客層本就不對等,比價你又不占優,賠本還沒賺吆喝,用周星馳的話說:何必呢……
2、今年的‘雙11’看似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一派大繁榮景象,實則是要做死、玩壞‘雙11’的節奏,在我國其實就是這樣,追漲殺跌,當全體熱情高漲的加入進去時,三個和尚的故事不斷上演,但這些當局之‘人’不知是‘迷’還是‘清’,馬云之所以動起‘商標壟斷大法’實則是不是也是在為此擔心呢?
吐槽也要有論據,那么我就說說我認為的線下零售企業應該如何去做11.11吧,當然這次只是停留在想法層面,還未經過實踐論證,定有偏頗,歡迎吐槽。其實,吐槽是完善模式最好的捷徑,換句話說,吐槽其實也是一種生產力。
我是這樣考慮的:既然淘寶將‘雙11’包裝成了一個‘價格訴求’的活動,那線下實體店則要反其道而行之,將之打造成一個‘價值訴求’的活動,他講他的50%off、咱說咱的VIP體驗。
其實,電商最怕的就是線下實體店拿‘體驗’說事,他們即便再優化、簡化流程,那也只是二維的,而線下實體店的體驗卻至少是三維的。這也是淘寶為何總在試圖侵入實體的原因之一。
所謂‘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其關鍵在于——首先要明白‘彼之道’究竟是什么。那么,淘寶為何選擇‘11.11’也就是‘光棍節’這天來做‘網購狂歡節’呢?其實是有內在邏輯的。
‘光棍節’的出現與興起與其他‘新興節日’是有本質區別的。首先,‘光棍節’的名字很特別,而且非常扣題,因為數字‘1’本身就像一根‘棍’一樣,而每年也只有這一天是月份與日期完全一致的;其次,‘光棍節’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自嘲與宣泄,過這個節日好似是在大聲對世界說‘我是光棍怎么了?我是光棍我自豪’而這,也恰好符合當下青年一族‘追求個性’的思維特點,非常易引起共鳴,引發族群效應,因此這個節日是非常容易也適合制造話題的。
光棍節創意海報(摘自網絡)
知道了‘光棍節’是什么,那下一個問題自然就會是‘光棍節該怎么過?’其實,我認為當下節日是否能‘火’的前提實際是‘有沒有商家參與進來’,因為商家參與進來了,面也就鋪開了,影響力也就有了。而商業的本質是逐利的,換句話說,商家之所以參與進來實際上是為了賺錢的,所以,這個節日也必須要有能讓商家賺到錢的‘基因’。
那么好辦了,既然過這個節的都是‘光棍’,那就是‘沒人陪’也‘不需要人陪’嘍,那‘光棍們’還能干什么呢?逛街、購物、喝酒、交友,由此,‘光棍節’的商業脈絡逐漸被理清,而正是因為其‘購物’屬性,‘光棍節’才會被淘寶選中,并被打造成了現在的‘雙11網購購物節’。
淘寶·雙11網購狂歡節·宣傳海報
那么好了,既然弄明白‘彼之道’了,接下來就要開始‘還施彼身’了。怎么‘還’呢?是一起組團PK,搶他市場份額?還是棄之不理,戰略上藐視他,并吐槽看笑話呢?其實這些都是辦法,但我認為他們都不是最好的辦法,因為這些都不會‘傷其根本’,唯有傷其根本,才有機會徹底顛覆Ta,而如何才能‘傷其根本’呢?我認為:
還原‘11.11’的本來面貌,將Ta變回‘光棍節’。
原因很簡單,當‘11.11’被淘寶率先變成以‘低價’為噱頭的‘雙11網購狂歡節’時,在消費者心理層面已經先入為主,并默認這一天就是‘撿便宜’的一天。所以即便之后不斷有后來者包括線下實體店加入戰團,但只要還是以‘價格訴求’為導向,那么不但沒有撼動其分毫,反而‘推波助瀾’,使‘雙11’更深入人心,你提一次‘雙11’,消費者就想起一次‘網購’,你越提‘比價11’,消費者就越認為‘雙11就是便宜’,不然干嘛要去‘比’呢,再說,實體店與電商比價格,有的比嗎?更何必去比呢?
這一天,作為線下實體零售業,我們應該決口不提任何有關‘雙11’的字眼.
所以,既然‘11.11’不能放棄,那么我們就真刀真槍的和他們干!不僅要做,而且要大做特做,但要走的是‘曲線救國’路線。利用線下實體店的店面資源、媒體資源及異業資源優勢,將‘11.11'從‘價格訴求’的‘雙11網購狂歡節’扭回以‘價值訴求’為訴求的‘光棍節’,以我之長去攻彼之短,則無堅不摧。若大家齊心協力,我想:
兩年之內,‘雙11網購狂歡節’的聲勢就會降到目前的1/4,且逐漸會被中高端消費者所‘唾棄’,因為線上電商與線下中、高端實體店客層本來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該顫抖的真的應該就是馬云了,因為,這樣一來,優質供應商也會逐漸棄之而去,如棄敝履。
其實,‘光棍節’對于線下實體店而言,本身就是一次極好的公關活動檔期。因為這個節日‘小眾、有特點、易引起共鳴’,而且‘光棍節’其實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官方定義’,反而更容易‘推陳出新、百家爭鳴’,定義自己認為對的‘光棍節’過法,引導顧客思維。
同時,‘光棍節’又是一檔極具互動性的節日檔期,因為‘光棍節’的實質除了‘我是光棍我自豪’外,更是對‘結束光棍狀態’的一種期盼。所以,在這一天,各種‘交友、脫光PARTY’將大行其道,而‘交友’又是一種可以快速聚客、極具互動性的活動形式,且聚集的大多是有‘脫光’需求的‘潛力消費客層’,因為按照馬洛斯的需求理論可以得出,有‘脫光’需求的人,都是有一定消費能力的。所謂‘得年輕人得天下’,做好‘光棍節’不僅能‘得年輕人’,更重要的是,Ta還能將店變得‘更年輕’。
其實,線下實體店應該將‘光棍節’打造成一檔很有‘情懷’的活動,因為,Ta本身就是一次極好的情感營銷活動檔期。
所謂‘成人之美積福德’,當你在這一天,幫助許多的年輕人脫離‘單身’苦海,這是‘積了八輩子大德’啊!這些‘光棍’以及他們的親友們一定會感恩戴德,立碑樹撰,永遠支持的,所以,以‘價值訴求’為導向的‘雙11’不僅可做,而且‘非做不可’。
所以,線下實體店在打造‘光棍節’時需圍繞‘脫光’大做文章,組織活動時注重兩方面即可——‘扣題’與‘體驗’。所謂‘扣題’即一切活動都要圍繞著‘光棍’這一主題展開,在這一天,‘光棍’就是至高無上的,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溫暖眾多‘光棍’的心,要做到想‘光棍’之所想、急‘光棍’之所急,想方設法幫他們‘脫光’,以此不僅可以使店鋪更‘人性化’,更可以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心靈距離。
漫畫·在光棍節遇到愛(摘自網絡)
‘體驗’即活動層面要以‘文化’作為主打,淡化促銷活動氛圍,要將服務做到極致。而通過分析10.31‘MYKAL萬圣節’后續銷售數據發現,文化活動雖然起不到‘瞬間引爆’的效果,但對于銷售是有持續促進作用的,所以,做文化實際就是在做附加值。
‘交友’是這一天永恒的主題,而‘光棍節的交友’一定要做出‘動靜’,一定要聯合當地有影響力的媒體一起做。
其實,傳統媒體對電商的未來發展趨勢是持‘極度矛盾’與‘不安’態度的,因為與線下實體店相比,他們投的那點廣告真的是‘九牛一毛’,而且他們的思路與傳統媒體是‘背道而馳’的,如果任其發展,未來是否會‘反客為主’那真不好說。所以,傳統媒體會大力支持線下實體去抗衡線上電商,以達到其制衡的目的。所以,有了媒體的支持,線下實體的勝算再增幾籌!
還有一個重點需要特別注意—‘異業聯盟’。此‘異業聯盟’并非為了人氣抑或是資源,而是為了打造一種勢頭、制造一種‘陣勢’。
其實相對而言,電商的資源是相對貧瘠的,他們除了靠一些‘類三俗’的營銷手段亦或是大把燒錢來吸引大眾注意力之外,其實別無更好的辦法;而線下實體店則不然,其店面本身就是一個流量平臺與展示平臺,對資源的調動更為靈活、對會員的粘性也更為具象。
試想若整個城市的所有商圈都在做‘光棍節’,消費者整天看到的也都是各大商家的‘光棍節’活動,‘雙11’還怎么玩?
如果Ta被消費者定義為‘撿便宜’的存在,再加上吐槽日甚與服裝行業庫存愈發消耗殆盡的趨勢,到底誰是夕陽行業?!
我想,若大家齊心協力,快則一年、慢則三年,‘雙11網購狂歡節’必將退出歷史舞臺,而且,這也將傷及電商‘根本’,因為當線上被消費者認定是‘撿便宜’的購物去處時,實際上,Ta已經是夕陽行業了。若不信,看看你所在城市曾風光無限、現在頻臨倒閉的老牌商場吧,是不是這個道理呢?!
夜已深,一口氣寫了這么多,確實很有酣暢淋漓之感!最后,我想以一些圖片來結束這期‘吳話不談’,希望您能看一下,因為,很有深意!
這期就到這吧,咱們下期,繼續順嘴胡說、吳話不談…
下期預告
我為何如此不看好電商行業。
版權聲明
本文首發聯商網 聯商博客,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
吳話不談的所有文章均為原創,版權所有昂。感謝分享!但如希望轉載,請事前聯系一下我哦(微信號:wuhuabt)
[email protected] 該帖于 2014-11-12 10:03:00 被修改過由于工作的關系,‘吳話不談’每周三、六更新文章。
我一直認為:愛好不能影響工作,因為你要對得起工資與良心。這是我的心里話,不是說的漂亮話。
最后,還是那句:
沒有你的關注,這個號連P都不是,你說是不是?!所以,衷心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