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ERP項目分三步走
簡單概括地說,天津泵業ERP項目是在2008年2月份開始實施,項目實施分為了三期:一期進銷存物流管理、二期生產管理和三期財務及成本管理;進銷存物流管理部分是在2008年7月開始試運行,生產管理部分在2008年11月開始試運行,財務成本管理部分在2009年4月開始試運行。目前天津泵業使用的鼎捷軟件易飛ERP管理系統已經全面上線,ERP系統中物料品號有4萬多種,產品BOM有1萬多個,實現了從接單、計劃排產、材料采購、生產制造、物流發貨的全面信息化管理。
但是,總結起來,項目實施的周期還是比較長,王昕認為主要原因是耽誤在了對基礎數據的收集和整理上,用時長達8個月。盡管如此,最終還是通過ERP系統的數據驗證,使得BOM的準確率達到了95%。
天津泵業有20座倉庫,包括各車間倉庫,每個月的工單量在2500張,其中委外工單有500張左右。生產計劃按照銷售訂單用凈需求進行計算,并自動生成車間工單和采購單。
以前,天津泵業在銷售部門內以簡單軟件處理訂單及出貨作業,相對其他部門是一個典型的“信息孤島”,而生產計劃系統、應收管理系統全靠手工傳遞信息。當受訂的商品種類及客戶數繁多時,對于相關文件的調閱查詢和異動信息的登錄、更新,都是非常繁瑣,容易出錯且延誤時效,對出貨的進度也難以控制。
ERP銷售管理子系統上線的目的,就是要將銷售、生產、存貨、應收、成本管理集成到一個平臺下,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交期需求。
在采購管理方面,天津泵業以前的采購管理基本上是靠采購員的經驗及各自的方式管理,對供應商的控制、進度控制等顯得薄弱。而在應用了規劃的采購管理系統之后,只需將每筆采購單錄入系統,即可獲得料件采購進度查詢、預計進貨查詢、供應商進度查詢等,極大地提高了采購滿足于生產的能力。
至于存貨管理的基本工作,除了記載和保留出入庫的交易信息外,最重要是要實時提供各種相關報表,以供管理者了解庫存狀況,而后才能做出適當的采購或存貨處分等決策。但天津泵業以前的存貨管理工作,只能做到記錄庫存交易信息,對于相關報表的編制則感到力不從心,即使勉強為之,又因作業費時常常會失去時效性。
存貨管理系統上線以后, 庫存管理得到極大的改善。進銷存上線3個月后甩掉了手工賬,實現了通過ERP系統報表進行庫存數量的實時查詢。可以利用計算機的快速處理及大量保存能力,替換人工完成各項作業。同時,庫存金額賬完全由ERP系統進行計算,財務進行跟蹤和稽核,擺脫了過去庫管手工和金額賬都管,卻又都不準的現象,做到了職責明細。財務成本核算以前采用計劃價,后改為實際成本(月加權平均),通過ERP系統能夠計算每張工單的實際成本。
應用效果“用數字說話”
王昕把天津泵業ERP上線的應用效果也做了相應的概括:銷售管理實現了訂單進度即時查詢,實現了信息控制,降低了呆、死賬的風險;實現了應收賬款逐筆分析賬齡;生產管理在做生產計劃排程時,由過去的2天縮短為10分鐘,實現了凈需求計算對降低庫存、成本控制產生的積極影響,且每筆工單進度可即時跟蹤;存貨管理中的庫存狀況,各崗位可以即時查詢,盤點時間由過去的3天盤不清,改善為1天盤清;成本管理通過超交控制、超領控制、超入控制等環節,完成了人工管理不可能做到的生產成本控制,實現了按工單、按產品計算實際生產成本。
王昕最后“用數字說話”:“鼎捷軟件易飛ERP上線一年后,我們的存貨金額降低了50%,剔除因產值下降備貨量減少等因素后,降低了25%;訂單交期符合率提升至95%;在銷售額降低的背景下,凈利潤較2008年同期提高48.9%。”
王昕還講述了一個有“很大改善”的故事:也就是在最近的一個月,我去查庫存,盡管我不是管庫存的,我只是抽查,一次抽查了120筆,而系統里顯示的數字跟實物能夠對得上號的只有101筆,符合率是99.02%。這個數字,要是在一年前簡直是根本就是無法想象的。一年前估計也就是達到了80%,頂多也就是能達到85%左右。我覺得還是ERP的方法在奏效,因為我們有了這個方法,有了這個平臺,能夠把他們都串起來,大家都在這個平臺上做這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