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歲末時,我的2014真是白駒過隙。這一年沒有了2013的浮躁與彷徨,更增添了幾分自信與務實。在電商與實體不斷融合的大環境下,我這個“個體”也在不斷適應大環境的變化。讓自己在工作思路和思維上保持與大環境的變化一致。我已經不在糾結于零售的未來是屬于電商還是屬于實體店。因為在即將過去的2014讓我明白,未來的零售一定是消費者線上線下相融合的生活方式選擇。這是消費者生活方式的選擇,無所謂電商打敗了實體,還是實體打敗了電商,即將到來的2015將會把這種消費的體驗表現的淋漓盡致。
2014年零售變革繼續風起云涌,消費者購物從實體店到PC端分流,從PC端向移動端遷移,由多移動端向店面端互交;現代通訊工具的使用和進化,讓我們及我們的行為發生了異化——各種信息在更大范圍透明與分享。更多實體零售通過自建平臺方式積極開展網絡零售。連鎖百強的網上銷售總額占比已經由2012年的2.9%到2013年的3.7%,2014年的數字雖然還沒有出來,可以肯定的是會比2013年更大,因為這是由生活方式的趨勢決定的。
2014年實體零售商的同質化商品導致毛利率驅低,而我們的消費者反而更趨理性;新型城鎮化在加速發展,我們更多的農民兄弟以新市民的姿態進入城市,導致了消費群體發生了很大變化,伴隨而來的是消費方式、消費類型、消費商品的變化。在這一年我們也很高興的看到許多的實體店不斷通過調整經營模式和管理方式來應對消費趨勢的變化。更多的零售企業把過去單一的對業績指標的考核調整為過程與結果的雙考核。不僅要看經營結果,現在更加關注過程。通過過程管控來不斷優化自己的采購體系,加強對商品和貨架貢獻度考核,不斷用數字量化供應商的產出比,更加注重坪效和勞效的績效考核,不斷細化服務考核標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提升消費者購物體驗的滿意度。
2014年我們也很高興的看到,雙11的電商作秀表演遇到了上千家實體店的“蓮荷行動”,激情演繹了線上線下的巔峰對決,勝負結果并非我們關心,但驚喜的是第一次聽到了實體店的聲音,這種聲音恰是線上消費在價格質量和服務方面飽受質疑之時的一種吶喊,這種吶喊聲更喚起了執迷于線上購物者的理性思考:在線上我能得到什么?在線下我又能得到什么?消費者趨于理性的思考正代表著線上與線下互補融合的開始。消費體驗本身就告訴我們線上線下的融合一旦開始就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目標就是永遠滿足于顧客消費體驗的滿意度。
2014年我繼續了自己的讀書計劃,唯一變化的是讀了很多零售電商方面的書籍,例如顏老師的《第三次零售革命》,板磚大余的《O2O商業進化論》,姜汝祥博士的《電商2.0》等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更何況這種知彼是為了更好的讓自己能領悟新形勢下的零售變化,安身立命所以更需快馬加鞭。
2014年我突破了自己最滿意的一點,就是以“零售明家”這個博名在聯商網開通了自己的博客,雖然文筆還不是那么流暢,很多朋友讀完也會給我開句玩笑說方言很多,語句不通。但是在博客寫作中我堅持原創,堅持寫自己的工作體驗和感受,把自己真實的工作經歷和工作心得寫出來。或許有很多的朋友的不屑,也可能寫的東西在很多零售朋友眼里會有小兒科的感覺,這樣并沒有什么,因為我一直就這么認為,在零售這條道上,我一直是一個新兵,還需要鍛煉,更需要磨練。只要有激情,就要一戰到底!
再見2014!感覺收獲滿滿!
您好2015!我會更加努力!
各位零售同仁,大家共努力!
元旦快樂!
本文投稿聯商網 《觀點約架》第六期 專題- 該帖于 2014-12-31 14:2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