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消息,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近期帶領了京東采購代表團人員前往巴黎,為海外業務站臺,正式啟動了京東“法國館”頁面。談及海外業務,劉強東表示,“海外市場不怕晚,其實之前,京東在國內的業務比當當和卓越都慢了七八年,但這并不妨礙我們逐步超越競爭對手,國際業務也是如此。”
劉強東指出,現在國內電商做國際業務風生水起,聲勢很大,我們每天也有幾十萬包裹賣到巴西等新興國家去,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國內賣到國際的包裹,大概80%都是假貨和山寨產品,比如山寨手機就是國外消費者買得最多的。但是以京東的價值觀來看,我們不在意也不追求這個市場,還是要走正面行貨市場。
同時,劉強東還指出,做海外業務最重要的是現金,未來我們可能會投入上百億人民幣的現金在這個業務上。我們的現金儲備很充足,而且我們對供應商的賬期只有40多天,不像同樣規模的電商公司有一百多天的賬期。
談及此次法國之行,劉強東表示,今年目標將會在10個國家開設類似法國館的頻道。“我希望能在歐洲成立一個采購中心,更加有利于與合作伙伴進行交流。”
除了上線法國館,京東近期在海外業務方面動作頻頻。事實上,對于京東而言,目前京東商城的電商業務已經開始盈利,整體的財務情況則是盈虧不定,海外業務以及農村電商成為京東未來重要的盈利增長點。
在劉強東看來,盈利是一個自然的過程。“五年前我就說過,我在內部從來沒有設定過將在哪年盈利,現在我依然沒有設定。我們還是設定我們的用戶滿意度、新增消費者、產品應該提供多少等等目標。一家公司如果持續為合作伙伴、消費者乃至國家和社會帶來價值,我不相信這家公司會死掉。”劉強東介紹說。
(TechWeb 周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