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日系化妝品的擁躉,你一定不會不曉得cosme大賞這個排行榜。縱使你上不了日本官網,但那些潮流雜志還是會在推薦時標注該單品獲得本年度的cosme大賞。每到年底,這個日本影響力最大的美妝榜單一出爐,必定引起一番剁手黨們買買買的囤貨狂潮。
如今,這個美容網站了已經來到中國。它的運營方istyle宣稱,未來半年內官網上的單品銷售數量可達到1000件,最重要的是未來的產品價格將會做到與日本同價。
創立于1999年的@cosme是日本最大的美妝點評網站。據稱,在日本,20-40歲的2000萬女性里,有超過50%的人在使用這個平臺進行點評以及購買各式化妝品。2007年,@cosme 在線下開出了名為cosme store的實體店鋪。2012年3月,@cosme在東京證交所主板上市,其主要經營模式是廣告、電子商務、線下店運營。
但現在,運營這個網站的istyle公司已經不滿足于此。istyle意識到現在公司已進入以外國消費者為目標人群的跨境EC和化妝品的批售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化妝品零售交易規模是3338.6億元,包括化妝品在內的進口商品購買規模是767億元,和前年相比上升了58.8%。
“中國化妝品市場規模龐大,EC市場也很大,跨境EC增長迅速。”@cosme的中國區總經理吉田直史表示掌握的信息顯示,@cosme目前的用戶中的5%是來自中國,而且這個數字還在增長。“我們預見到在中國化妝品跨境EC事業今后會出現的大幅增長。”
吉田向《第一財經日報》透露,“我們擁有的客戶占日本化妝品廠家的50%(大約2000家),這些客戶最近對中國市場非常有興趣。”
正是這樣的“興趣”促使這家美妝網站進軍中國市場。
1月20日,@comse在天貓國際上的官方旗艦店正式開業。目前試運營期間的產品僅為40多種,但記者注意到,這些曾經在日本本土拿過口碑大獎的產品銷售不錯,許多商品已經售罄。相比其在日本銷售的1萬種產品,目前中國方面的產品稍顯單薄。 “3月正式營業后會有200種左右上架,夏天會爭取有1000種引入。”吉田表示。
據悉,目前@cosme目前在銷售的貨物皆于自己在日本的倉庫中,每日下午,從該倉庫中通過中國郵政的EMS進行發貨,周期從3-20天不等。據吉田介紹,未來也會在中國的保稅區租賃倉庫,減少產品的發貨周期。
在國內,與@cosme類似的也有不少。比如知名電視人李靜制作的《美麗俏佳人》,就是不斷在節目里推薦各種化妝品。但經營模式最相近的還是閨蜜網。“這家網站就是效仿了日本的做法,開始就在做美妝點評社區,后來再開始賣產品。”新浪美妝博主柳雪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公開資料顯現,閨蜜網目前擁有1800多個品牌、6萬多款美容品、上百萬份美容品口碑。但在她看來,那些模仿@cosme起家的美容網站,商業味道太濃,網站上點評的產品水分太多。
在不少人眼中,@cosme模式的成功在于它的可信度,網站上推薦的產品都是價格親民、不知名但確實有效果的東西。
吉田認為這也是他們的優勢之一。“大品牌有自己的渠道和專柜,但在日本中小品牌的占到60%-70%,我們的客戶主要還是以這些為主。”
@cosme的平臺上大約超過70%的都是日本本土品牌,剩余的則是歐美和韓國品牌,但沒有中國的。“這兩年韓國化妝品的趨勢強勁。”吉田說,他雖然也期望有中國的化妝品在網站上銷售,但目前沒有任何與中國品牌廠商合作的計劃,“如果有合作,我也希望是在日本生產。”
(第一財經日報 劉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