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阿里"農村淘寶千縣萬村"項目山東省第二個試點在濰坊壽光正式啟動。
當前,關于阿里農村淘寶的報道已屢見不鮮,暫不贅述,根據相關報道及目前當地的推進情況,總結一下,金沐以為至少有三點堅定了阿里“農村淘寶”戰略的野心:
第一,推進農村包圍城市計劃,搶占中國最廣大市場,借助縣鄉地方政府支持,實現對京東、蘇寧等服務站的戰略圍剿;
第二,激活農產品供應鏈,降低采購成本。在撬開農村電商的消費市場的同時,砸出一個更大的地方特產和農產品采購市場,也就是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功能。
第三,掌控源頭,實現全產業鏈布局。“三農”是中國社會和經濟的基礎,農業是第一產業,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誰掌控了產業鏈的源頭,誰就能穩定市場格局,掌握市場定價的話語權,創造更多財富。阿里的農村淘寶恰恰是一個整合產業鏈的平臺,很多工業品的源頭都來自于農產品,而中國電商的最后一公里不只是城市配送,廣袤的農村市場更是急需解決的。
廣闊天地,大有可為。農村淘寶的試點推廣才剛剛起步,盡管說,沒有哪個企業能一統江湖,號令天下,但在互聯網+概念春風的吹動下,地方政府更希望依靠擁有成熟電商經驗的阿里推進傳統行業尤其是農村市場的升級,在給阿里農村淘寶發展機遇的同時,無形增加了當地實體零售巨頭O2O拓展的阻力。
因此,區域實體連鎖企業需加快提升“+互聯網”思維,主動對接政府思路,盡快升級零售系統,完善自有電商網站和微商城業務,調整農村市場拓展模式,如 在已有鄉鎮便利店或超市開辟網購專區幫助鄉鎮居民代購市內經營的各類商品,與村鎮農業合作社合作,加快農超對接和農產品深加工等等,鞏固傳統零售業在區域農村市場的優勢地位。
總之,實體零售要主動出擊,要“+互聯網”而非被動的“互聯網+”。中國農村流通市場的春天才剛剛開始,傳統零售業只要愿意顛覆自我,擁抱互聯網,尚有機會在這中國最大的零售市場分得一杯羹的。
金沐 于濰坊宏易閣
2015年4月17日凌晨
- 該帖于 2015-4-17 12:1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