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訊商從“預存送話費”變為以“購買手機送話費”,由于政策與盈利折扣迫使中移動改變營銷模式,從以傭金、手機補貼方式推動4G發展改為以資費優惠方式直接讓利讓盈利模式困難,不得疑問移動通訊是否跨行實體服務行業整合送話費呢?
運營商醒悟成本高、風險大、盈利折扣
運營商在多年之后終于發現,“存話費送手機”對自己并不劃算,并沒有為自己帶來巨額利潤。比如當初移動iPhone5,對其進行高額話費補貼,吸引用戶通過“存話費送手機”來購買移動合約機。對蘋果粉絲是大好沖動機會,有的粉絲而且很瘋狂,使購機用戶量猛的飆升,但是移動利潤卻沒有大漲,甚至還有所萎縮,當然原因是很多方面的。
在通訊商大幅下調了手機補貼方面的支出預算后,很多針對手機的優惠政策將取消,它的退出,有著多方面因素。除了用戶的抗爭以外,既是國資委的要求,也是運營商反復考慮的結果。也會因為手機商硬件成本比較關系使得盈利折扣。
除了選擇手機商合約購機優惠,那還有沒有跨行整合?也讓我們質疑。
有次常州一家眼睛店推出賣眼鏡送話費,吸引不了市民的眼球,結果推出銷量提高150%,先不說雙方的合約盈利方式,是不是說明移動布局跨行整合了?
比如與電商平臺天貓,京東,亞馬遜等合約整合,如充值一千送一千購物卷。
但是這樣看起來很難實現,1、整合壓力,2、成本估計3、電商已經自己在做虛擬通訊商。
移動通訊或許線下多行業整合可能實現,比如大商場,電器城,連鎖健身城,教育培訓機構,連鎖美容院,酒店業等等連鎖實體行業。
如:大商場合約整合后對商家利益有
1、輕松提升年營業額35%以上。
2、讓全城商家爭搶著與你聯盟
3、鎖定客戶維持消費。
4、讓競爭對手失去他原來30%以上的客戶。
5、讓眾多聯盟商家自愿為商家提供價值10萬,百萬的禮品來回饋給商家的顧客。
由于服務行業的成本比較低,我覺得通訊商只有整合到服務行業,在盈利上雙方才能滿意,或許會整合成功?
猜想如果通訊商真的會跨行整合簽訂成功那么現金流將會達到100億以上,也是很可怕的跨行整合與創新。
作者:羅皇保,企業商業模式策劃人,投資人。QQ:625429680,微信:luoyongpeng668
- 該帖于 2015-6-6 10:19: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