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奢侈品牌Dolce&Gabbana的業績排名,雖然無法全面代表其所在購物中心的業績排名(因為品牌在購物中心里面的位置好壞、樓層及面積大小、供應品種及款式數量各有不同),但是作為市場認知度及覆蓋度均較高的奢侈品牌之一,Dolce & Gabbana的銷售數據所帶來的代表性毋庸置疑。
Dolce&Gabbana內地品牌門店業績排名
從上圖可以看到,Dolce&Gabbana旗下JUNIOR童裝表現理想,雖然平均單價僅2500余元,但位于北京SKP、上海恒隆廣場、成都IFS內的JUNIOR童裝門店業績均超過了多個二線城市男裝女裝店的業績。
而北京SKP女鞋店,雖然平均單價僅2500元,但業績表現依舊出色,甚至超過平均單價高達4500元以上的沈陽卓展綜合店和成都仁恒男裝店。
至于平均銷售單價最高的桂冠,則被無錫恒隆廣場摘得(并非每一位顧客的消費都為最高,可能是因為銷售集中在單價高的服裝,而單價較低的配件及女鞋銷量較低)。銷售數量最高門店為上海IFC,總計售出1042件,平均每天超過34件。
當然,還有部分Dolce&Gabbana專賣店未被計入(根據其英文官網門店分布,部分為新開業門店,部分正在重新裝修中),例如:深圳萬象城男女裝及童裝、武漢國際廣場、濟南貴和購物中心、合肥銀泰中心、西安世紀金花時代廣場、溫州華僑飯店商場男裝女裝、無錫八佰伴男裝、太原天美廣場、上海新世界大丸百貨、三亞CDF中免海棠灣免稅購物中心男裝、寧波天一廣場和義大道購物中心男裝、杭州湖濱名店街銀泰IN77、成都仁恒置地廣場女裝、長沙友誼商店男裝。其中業績名列前茅的為深圳萬象城。
其他未在官網列出的奧萊店、機場店如:北京燕莎奧特萊斯和斯普瑞斯奧特萊斯,天津佛羅倫薩小鎮,上海百聯青浦奧特萊斯,成都時代奧特萊斯,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海口美蘭機場店等。此外該品牌在各地大量買手店及集合店內也有銷售。
Dolce&Gabbana選址與購物中心業績研究
(根據熱心網友提供的數據表統計)
根據表格顯示信息,就本月業績來看,排名前十的購物中心門店中,6個項目位于京滬兩大超級都會(上海4家北京2家),4個位于1.5線或強2線城市(成都南京重慶沈陽各一家),杭州大廈排11,天津兩大項目表現均欠佳。
就發展商類型來看,TOP10中,香港巨頭獨占半壁江山(5家),本土企業包攬另一半。
就門店類型來看,購物中心類門店占9家,百貨購物中心類門店只有1家(北京SKP),就連賓館商場中業績最高的北京王府半島酒店也只排第15位,獨立街鋪無(上海外灘6號店已經關閉)。
就商業配套來看,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城占60%,5萬平方米左右的中型購物中心占40%(上海恒隆廣場、北京銀泰中心、上海新世界K11、重慶WFC),可見即便是奢侈品同樣需要餐飲娛樂配套。其中,上海新世界K11藝術購物中心看似面積很小,但業績不負眾望表現出色。
就項目所在地區來看,TOP10中華東占比50%,西南和華北分別占比20%,東北占比10%,西北和華中無。
就項目開業時間來看,開業時間不足3年的新項目高達50%(成都IFS、南京德基廣場2期、上海APM、上海K11、重慶WFC),而部分老牌購物中心的業績表現已出現下滑(例如北京王府半島酒店、廣州小型精品購物中心柏麗廣場),可見奢侈品牌對于建筑硬件有較強依賴。
當然,除了已關閉的位于上海外灘6號的門店,Dolce&Gabbana還有很多大牌購物中心尚未涉獵,例如:北京國貿商城、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京東方廣場、上海恒隆港匯廣場、上海尚嘉廣場、上海靜安嘉里中心、廣州太古匯、成都大慈寺太古里、重慶星光68廣場、重慶時代廣場、大連時代廣場、哈爾濱卓展、沈陽市府恒隆、天津恒隆、天津海信、青島海信……
此外,Dolce&Gabbana廣州店未進駐廣州太古匯,卻選址開在年份較久且規模迷你的麗柏廣場,這使得不少業內人士深表可惜。但所幸的是,Dolce&Gabbana即將進駐新鴻基集團旗下天河項目天環廣場,有望再博好業績。
(搜鋪網商業地產研究院;轉載引用請務必注明出處!)
galiz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