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據搜鋪網報道,7月26日,本該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不過對于老白我卻意義重大,沒錯,是鄙人的生日。不過今年這生日過得一點都不開心,幾年難得一遇的重感冒生生將所有口腹之欲都打壓下去了,沒吃好,也沒玩的精神頭兒,整個人焉焉的只想睡覺,這生日過得是有多郁悶。
原本以為這一天就這樣在自己的長吁短嘆中過去,沒想到,一個悲劇正在這一天上演。沒錯,現在這個悲劇已你我皆知:
7月26日上午10點10分,荊州安良百貨商場發生一起電梯吞人事故,一女子帶著兒子搭乘商場內手扶電梯上樓,當走上最后一塊踏板的時候,踏板突然塌陷,出現一個大坑,女子被卷入電梯內。在遇險的一剎那,雙手奮力將幼小的兒子托舉送出,旁人救下孩子,而她自己則在短短8秒內被電梯卷走,不幸身亡。
聽到這則慘劇,老白下意識地呆了好幾秒。監控視頻拍下的畫面實在觸目驚心,短短八九秒,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被無情地吞噬。如果前面的兩個服務員能牢牢抓住遇難者的手并拖出來,如果電梯能及時停止運行,如果時間能倒退,如果手扶電梯沒有故障,如果……我知道,世上最沒用的就是“如果”二字,生命不能倒帶,寶貝失去了母親,丈夫沒有了妻子,這個時候說什么都撫平不了逝者家屬的傷痛。與這樣的生死切膚之痛相比,我對生日的那點恨恨不平實在微不足道。
回到這出悲劇。老白拋開壓抑的情緒再看了一遍監控視頻,翻看了從昨天晚上到今天上午的相關新聞報道,網友的焦點普遍都放在了“電梯安全事故”的爭議之中,有人質疑事故遇難者不聽勸執意上扶梯,有人呼吁事件追責,也有人趁勢給大家科普遇到這類問題如何自救,老白今天想從商業地產的角度來分析下今次事件。
國內商業地產開發建設如火如荼,購物中心百貨商場遍地開花,與此同時項目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為此購物中心商場運營者在構造體驗式消費環境方面絞盡腦汁,破費心思,但對于消費者的人身安全保障工作卻做得并不到位,電梯傷人事故頻發。網上一查近幾年來的電梯傷人案數不勝數,很大一部分就是發生在購物中心、百貨商場內:
今年7月14日下午5點多,一名10歲左右的男孩從陜西李家村萬達廣場商業步行街三樓處扶手電梯上墜落,孩子被救下來時候,頭部流血昏迷。
2015年3月9日晚7點左右,年僅4歲的童童(化名)與爸爸媽媽在廣州白云區萬達廣場購物,當他們乘坐商場手扶電梯下行至中段時,童童的腳突然被卷進電梯,五個腳趾全部被夾斷。事發當時,涉案電梯卻仍在快速下行,童童的爸爸媽媽和其他圍觀人員趕緊撥打求救電話。之后,童童被送往醫院救治。經診斷為右足五趾及基底部完全離斷,軟組織挫傷嚴重。
2014年11月15日,在杭州西溪印象城,一個三歲的男孩突然右腳被卷進正在運行的電梯中。被夾的男孩很快被送到了醫院,CT顯示男孩右腳兩根腳趾骨折。
2014年4月23日上午,逯某與兩名朋友前往蘭州市城關區某商場購物。當她在商場乘坐電梯時,因電梯與扶手運行不同步,將她摔傷。后經蘭大二院診斷為骨折。2014年5月12日,逯某委托司法鑒定所對其身體受到的損害程度進行鑒定,結論為七級傷殘。
2014年2月,78歲的膠州市民孫老太去膠州國貨麗達購物中心二樓換衣服。由于電梯運行不穩,剛踏上一樓手扶電梯,孫老太突然失控從電梯上摔了下來。經醫生初步檢查,孫老太身上多處擦傷,左胳膊粉碎性骨折。
2013年12月24日,晚9時許,煙臺一家建筑公司的幾名工作人員想趁平安夜放松一下,就來到煙臺百盛購物中心的一家KTV唱歌,未承想在乘坐電梯時,電梯突發故障,第一個上電梯的男子隨電梯墜落,造成頭部受傷。
2012年11月,上海百聯西郊購物中心的一臺電梯轎廂門發生故障,13名顧客被困半個小時后,才被消防人員破門救出。
2012年9月15日,安徽臨泉縣百盛購物中心電梯發生故障,8名群眾被困。 經救援人員現場勘查發現,電梯卡在2樓至3樓的封閉位置,雖然維修人員已經維修了10多分鐘,但仍未見效果。
……
電梯傷人甚至殺人事故頻發,很多時候受害者本人有一定責任,但作為事故發生地的商場購物中心依然難辭其咎。如果商場方面加大電梯維護力度,及時更換老舊設備,確保不讓電梯帶傷運行,故障電梯警示標志放置顯眼,人員溝通管理到位,那么以上好多事故本可以避免。但我們發現,能真正從源頭遏制事故的良善之舉并未被商場購物中心運營方大力發揚。
說到這,老白不禁想起就在今年6月1日,南京德基廣場全國首創公眾場所防兒童走失系統正式啟動。該系統的設置,可以讓消費者在德基廣場內逛街購物時,一旦發現孩子走失,能盡快進行呼叫求助,工作人員將立即到達呼救者的身邊,將全場聯動找尋的最新的孩子走失視頻及走失找尋的即時信息告知家長,第一時間幫助找尋孩子,提高走失兒童的找回率。
當代中國社會最為人痛恨的莫過于兒童拐賣,最令家庭心焦的莫過于孩子走失。德基廣場能夠以一顆公益之心,主動將關愛兒童安全問題作為一己之任,為顧客營造更加安全的公共環境,實屬難得,該為之點贊!德基方面稱此舉是為迎合其九周年“天使守護計劃”,希望通過自身的社會影響力,發起關于防止兒童走失的大型活動,通過自身的努力,呼吁整個社會更加關注兒童走失問題,并邁出更多有實質性的步伐。
商場內一出又一出的電梯事故,我們除了祈福和哀思之外,還能做些什么?誰又能保證下一個受害者不會是自己?德基的這一良善之舉,業內不妨引以為鑒。作為公共場所,我們不應以盈利為唯一出發點。當下,我們都知體驗式消費的重要性,殊不知營造安全的公共環境正是體驗式消費的前提條件,安全都不能保障,何來愉快的體驗?談什么盈利?千方百計把消費者從網購的大潮中拉到實體商店中來,你卻讓人家冒著生命危險來你地盤?
多一點人文關懷,才是增強商場購物中心軟實力的利器。什么時候,消費者安全保障體系的建立能夠常態化并相對完善,我們對體驗式消費的理解也就更進一步了。
(作者:搜鋪網友商業地產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