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消息,億邦動力網從資深電商人士和投資界獲悉,蘇寧云商即將在A股定向增發100億人民幣,而此輪融資的最大參與者極有可能是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
該消息尚無更多證據可循,但在與電商關系密切的投資圈中已經小范圍流傳。同時,不排除還有其他投資者一起入局的可能。
截至億邦動力網發稿時,涉及此次交易的雙方均尚未對此事作出明確回應。如果該消息屬實,這將是中國互聯網乃至零售史上最具為震撼的一次聯手,而繼阿里巴巴、京東上市后,幾乎被業界認定已然塵埃落定的B2C(網上零售)格局也將徹底改變。
億邦動力網注意到一個明顯的跡象,蘇寧云商于8月4日發布公告,以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為由,申請自8月3日開市起停牌。8月8日,蘇寧云商對非公開發行股票停牌進展予以公示,指出其與相關中介機構正在推進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各項工作,且由于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尚需進一步論證,存在不確定性,為了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申請于8月10日開市起繼續停牌,直至刊登相關公告后復牌。
阿里入股蘇寧并非全無可能,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逍遙子)在接替沈國軍,出任銀泰商業董事會主席時,就曾將那一次商業實驗比作空軍與陸軍的整合:阿里巴巴繼續開墾自己的生態圈,進而成為一艘航空母艦,銀泰商業是這個戰艦群中的一艘“主力戰艦”。
分析人士向億邦動力網分析稱,張勇的這番話有可能是在向市場暗示,阿里巴巴并沒有停止組建更多線下站隊的步伐,相反,對線下零售業務的整合充滿期待。而這種期待則體現在阿里巴巴注入傳統零售的“簡單、粗暴”以及動靜之大。
如果市場傳言落實,停盤之前蘇寧市值約為1018億元,如果增發價值100億的額外發行股份全部由阿里巴巴買下,后者持股比例將接近9%,將超過蘇寧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位居張近東和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之后的第三大股東。
億邦動力網注意到,在此筆交易之前,電商向傳統零售企的巨額注資行為有3筆。其中一筆是阿里巴巴于2014年3月以53億元入股銀泰商業成為其第二大股東(今年7月份,沈國軍二次減持銀泰商業股份后,阿里巴巴約持有其32%股權,成為單一大股東);一筆是BAT三巨頭的另外兩家騰訊、百度與萬達共同出資50億,聯手打造的電商項目“騰百萬”;最新一筆則是日前京東對永輝超市的43億人民幣的投資,換得10%股權。
顯然,京東加碼對線下零售業態的投資,是對其O2O的重要補充。京東CFO黃宣德在Q2分析會上指出,京東與永輝超市的結盟屬于集團整體O2O的一部分,這種合作更多屬于戰略性的,超越了當前O2O合作伙伴的關系。
而京東內部人士向億邦動力網暗示,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相比之下,從商家反饋的層面來分析,阿里巴巴在O2O商業閉環的打造尚未探索出一條明晰的路徑。雖然早年就已經開始以天貓雙十一作為營銷翹板,攻入商場、購物中心,但實際效果并不明顯,甚至一度遭遇了部分特殊品類大賣場的直接對抗。
今年春節過后,阿里巴巴果斷將O2O業務剝離,并連同淘點點等業務打包置入如日中天的支付寶團隊。
億邦動力網特約撰稿人“聞道”犀利地指出,阿里巴巴對于傳統零售的“人”和“場”缺乏了解。天貓、淘寶所有的經營都基于線上的“二維”世界,與線下實業沒有任何關系。傳統品牌商將天貓視作清理庫存的“下水道”已經成為常理,過去的O2O也只是一場“左右互博”的游戲。
在此情形下,阿里巴巴斥巨資投資蘇寧也在情理之中。綜觀國內零售市場,對O2O探索最深、動作最快、決心最大的非蘇寧莫屬,與之結合則有助于阿里巴巴商業的落地。
蘇寧云商轉型O2O的過程也并非一帆風順。在經歷了電商價格戰不斷燒錢的陣痛、A股的起起伏伏,以及線下門店的割肉,蘇寧終于得以止血,并在2015年第一財季拿出全渠道商品銷售規模(GMV)同比增長將達到30%,線上平臺實體商品交易規模同比增長將超過90%的答卷。
盡管如此,在外界看來,蘇寧仍然缺乏安全感。在規模上,京東2014年的收入為1150億元,超過蘇寧線上線下總和(1091.16億元),被媒體喻為中國零售業變天的標志。
而在市值上,雖然蘇寧不斷打造”互聯網+”、O2O、云平臺的概念,但京東2700億元的市值毫不客氣的再度領先前者一倍還多。
市場份額方面,參考易觀發布的2015年Q2中國網上零售數據顯示,唯品會已3.5%的占比,僅比蘇寧易購(蘇寧云商線上部分)低0.2個百分點。
“蘇寧可以從阿里那里獲取的不僅是資金,更重要的是拿到了一張安穩的船票。另一方面,蘇寧在全國擁有超過1600家門店,仍然有不可抵擋的優勢。”接近蘇寧高層的專業人士向億邦動力網分析。
由此可見,完成上市后的電商們的市場占有能力依然可以讓傳統零售時時刻刻感到窘迫。分析人士指出,在規模優勢帶來的加速度下,傳統零售業的規模組織能力將會因此變得更差。由于其缺乏將信息資源轉換成商品的網絡技術平臺和規模優勢,單體的零售企業無法和電商同層次競爭,這也給了電商巨頭將傳統零售商納入麾下提供了很好的歷史機遇。
“未來阿里巴巴和京東的軍備競賽,將更多的體現在投資和戰略布局上,而非交易規模上。隨著雙方對傳統零售企業的投資頻率和規模的加劇,傳統零售和互聯網將會加速融合,今年將是零售業的O2O迸發的一年。”該人士向億邦動力網分析,電商的頻繁出手,有助于外界對傳統零售企業估值的重新審視,特別是在重點行業、區域市場具有壟斷地位、卡位特征的、擁有優質線下資產的傳統零售商,將成為新的資本寵兒,傳統企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宣告進入深層次階段。
(億邦動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