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恒隆廣場的無印良品店并不算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它在二樓,而恒隆廣場的主剪刀梯直接到達三樓,如果要去無印良品,需要再轉乘另一臺電梯折返到二樓。一來一去,使許多第一次到恒隆廣場要找無印良品店的顧客,常常摸不到頭腦。
就算是這樣,這家店依然名聲在外,許多來恒隆的顧客都會到這里來逛一逛。這次去是工作日的中午,這本是客流最少的一個時段,但這里依然有許多顧客在店內選購,主要以女性年輕顧客為主。
無印良品一直以極簡的風格、優質的商品吸引顧客。在無印良品幾乎發現不了多余的負累:陳列簡單整潔,店員干凈清爽,商品有序,通道設計合理,商品分區明了,每個方面都做得恰到好處。這家店經營面積小,商品經過了認真挑選,經營品類涉及服裝、日常用品、家居用品、文具及化妝品。文具和化妝品的兩個展柜經常圍滿了人——恒隆廣場的客流以年輕人居多,這類商品較受青年人喜歡。相較無印良品的其他店,這家無印良品的文具類商品的品種豐富,服裝陳列則小得多。
無印良品的經營之道已成為典范,在業內經常被探討。這次從小處著眼,以普通顧客的身份看看無印良品的細節之美。
新定價的標識無處不在
8月份無印良品發布了新定價提案,許多熱銷商品的價格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最為熟悉的一款化妝水,原價280元,降價后220元,折扣幅度之大,非常具有吸引力。
店鋪入口,兩張巨幅海報展示懸掛在左側,不管這次無印良品出于何種理由降低部分商品價格,但它降價的宣傳口號令人稱贊——為了美好生活新定價,誰會拒絕擁有美好的生活呢?
關于這次商品降價,無印良品在海報上給予了合理解釋:通過檢查工序、簡化包裝、改善物流等努力,使得價格降低。如果不作這樣的說明,消費者也許會產生疑問,是不是之前的商品定價偏高,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才會有這次降價行為。明確的解釋讓降價變得合情合理。在這點,相較于其他許多品牌,價格任意調高,又莫名地降低,就算自己清楚明白,顧客卻一頭霧水。一個合理的解釋,讓顧客對這個品牌產生信賴感,產銷良好關系的建立需要一點一滴的努力維護。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調價無印良品避免使用“降價”字眼,不管店內宣傳,還是網絡宣傳,都用了一個較為中性易接受并不會對后續產生影響的名詞——新定價。這肯定是動了一番腦筋。使用降價字樣,能拉動短期銷售,但從長遠影響看,將對品牌的價值形象和內涵造成損傷。無印良品從不以價格取勝,此處的一個細節讓我們足以見識到無印良品無時無刻不在維護品牌的價值核心,可謂是用心良苦。
只要降價的商品,均貼上了“新定價”的小標簽。為了避免價格比較,無印良品并沒有標明調價前的價格。
發現生活之美
在無印良品無時無不刻不在提醒你,美好的生活是這樣的。它提醒的方式有許多種,通過陳列、情景展示、還有一些宣傳牌。看到這些,總能讓人產生美好生活的愿望。在店內,經常看到拿著商品細細把玩的顧客,有時能達成購買,有時不舍地放下。
那些讓人看得心動的展示和陳列——
看到床上的這些床單,會不會聯想到如果鋪到自家床上是什么樣子?
心靈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如果心靈無法達成,那就身體去,旅行去、旅行去……
每次看到這些木質缽都拔不動腿,總幻想它們能做什么,或者可以放在哪個地方。初上柜僅有一兩個品種,應是銷量不錯,現在這類商品已經在大面積、多品種陳列了。
無印良品的情景陳列,不放過任何一個展示商品的機會,就算在打造的客廳一角,也應景地擺上了衣架、圍巾、衣服,這些都是在售的商品,不知哪處商品會觸動顧客。
如果僅僅是展示餐桌就顯得太單調了,餐桌的餐巾、盤子、餐具、酒杯一切就續,讓人想到了即將要開始的豐盛的晚餐。
這是立在門口處的木質架,無一例外的,也做了商品展示。無印良品的特長在于不是硬硬地向你推銷商品,令你產生反感,而是溫柔地擁抱你,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商品的存在。這些商品令你聯想到哪些生活日常,會觸動哪一處的心房?
貼心的標識牌
除了入口處,在無印良品店內見不到大幅的海報,所有需要說明的內容都制成小巧精致的標識置于貨架上,既不突兀又不打破和諧之美。我們有這樣的誤區,以為想告知消費者的,必須醒目必須大,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者看到。一味的大、一味的醒目的海報,把顧客的視線分割得七零八落,主角商品卻隱藏在一處處海報里,本末倒置就是如此。
在店內總聞到若隱若現的香氣,這個小角落的提示讓一切真相大白。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在售的精油商品。
胖得和沙袋一樣的沙發,怎么坐才舒服,店內的海報告訴你。圖文說明,一目了然。
骨瓷的茶具,本身就讓人愛不釋手,再配上如此純美的提示牌,心動是不是更加了一分。
這是在提示商品的注意事項。
輕松的購物氛圍
一進無印良品,最近的工作人員都會打招呼—— “歡迎光臨”。在其他賣場也會受到這樣的禮遇,有時卻讓人避而遠之,甚至逃離售賣現場。為什么在無印良品能坦然受之呢?關鍵原因是熱情分寸的把握。有的店,服務人員的熱情如一團濃烈的火,恨不能立即把你融化,非要你選下一些商品不可,如此緊逼之下,那份購物的輕松早已逃得無影無蹤。而在無印,服務人員總與你保持適當的距離,既不過分接近,也不遠離,如果想咨詢事情,總能很快找到人員問詢,并能得到滿意答復。
一次想看一件衣服的款式,就問工作人員,哪里有樣品,她說,直接打開鋪疊的商品看就可以,她稍后會去整理。在無印良品,總看到這樣的狀況,被試過或看過的衣服放在貨架上,但很快就被迅速整理。觀察了一下,店內工作人員基本能做到及時收理。寬松的購物環境讓顧客的體驗得到了最大化滿足。
顧客剛剛看完的衣服。
每種化妝品都有試用裝,很多顧客在此試用。在試的過程中,許多人順便帶走了一樣商品。
一看到無印良品的文具心里就長草,尤其各種式樣的筆。在售筆的展臺,每隔一段,都放一個試用的本子。在交款時,收銀員也會提醒,筆一定要試用后購買。
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在無印良品,舒適的購物之旅讓人流連忘返,一些細微之處的設計、布展、巧思,讓在顧客在購物之余,還享受到了那份極簡的美感。
零售的目的是銷售更多的商品,讓顧客更多的購買。如果我們用強硬的手法推銷,或許會有一定效果,但未必有長久的效用;如果換一種方式,雖然不直接,但可能效果更好。
這個店大概有幾百坪,并不算大,但在店內有四五處存放購物籃的地方,也就是說,在任何地方,只要想找購物籃,總有一處能落在你的視線里。
無印良品的購物籃分兩種,一種偏大,一種偏小,為了滿足不同的購物需求,兩組購物籃同時放在一起,并且高度適中,拿取方便。
這家無印良品只經營了小部分食品,大概食品有保質期的限定,為了不積壓商品,食品都放在這樣的藤編籃子里,與木質貨架相配,相得益彰。
在無印良品購物后,有些商品在收銀處會做簡單的打包處理,體現了店家的用心。左邊是一些小物品收放在了一個紙袋里;右邊是兩只玻璃杯,經過如此密實的包裹,被安全帶到了家。
離開店時又看了一眼無印良品的店鋪外觀,店標設計簡潔、櫥窗明亮干凈、入口清晰,透過玻璃窗一眼就能看到里面的商品。
帶來樂趣的新商品
有項調查顯示,顧客把“在一家門店總能發現新商品”列為選擇購物地的選項之一,新商品能帶來許多樂趣和驚喜。這次在無印發現了一款飲用水,上面標注了水的硬度,這還是第一次見。回來特意百度了一下,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鈣、鎂離子的總濃度,礦泉水的硬度較高,口感也較清爽。
無印良品提倡給消費者帶去“更多美好生活的啟示”,這也與大多數零售商的共同目標相符——讓消費者的生活更美好。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愿望是愿望,現實是現實,愿望與現實的距離總不可跨越。但無印良品做到了,它確實讓消費者看到了生活美好的啟示。
PS:
到這兒,謝謝你看完了這篇長文。這次在無印良品發現了一件有意思的商品,你能想到這是做什么用的嗎?如果知道,請在下面留言,第一個答對的讀友,將送一本《無印良品的改革》,希能你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