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齊家網請了吳曉波站臺,號稱要打造一個全透明的裝修平臺,為了深度整合家裝產業鏈,寧愿短期內不賺錢。其實,要是有企業說為了行業健康、百姓幸福而不想賺錢了,那肯定都是忽悠人的,事出反常必有妖,企業不是慈善,初衷就是賺錢,只是他們想以一個更得民心的方式賺錢罷了。
所謂“透明”,主要是解決質量與價格等信息不對稱問題
家裝行業需要O2O么?答案顯而易見,對于用戶而言,O2O有兩點對家裝行業非常重要,第一是信息化,第二是在線交易,這兩點相結合運用在很多方面可以改變傳統的家裝市場產業鏈。家裝是一個比較重的行業,而且各環節的水都很深,所以一直難以標準化,要想撬動整個家裝產業鏈,必須整合建材、設計、施工、家居等整個行業的各個環節,這也就意味著要打破原有的行業規則以及市場潛規則。
家裝是一件非常繁瑣的大事,繁瑣就容易產生混亂,而越亂的地方越有渾水摸魚的灰色收入;家裝也是一個競爭不夠充分是市場,一戶家庭十幾二十年只裝修一次,市場競爭不足就容易滋生暴利。以上兩點主要得益于家裝是一個嚴重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對于一個第一次需要家裝服務的普通用戶,他不清楚整體設計的費用,也不知道瓷磚、地板、管線、開關等建材的合理價位,更不了解請來的施工隊的工作質量。
解決信息對稱問題,是互聯網對傳統行業帶來的最大沖擊,傳統家裝市場也是時候該被革命了。傳統家裝市場,存在很多嚴重問題,例如,設計不透明,為報低價故意漏項;施工不透明,質量缺乏監管;材料不透明,以次充好難以防范;價格不透明,資金沒有監管和保障。齊家網所謂的打造的“全透明裝修平臺”其實首要做的就是裝修市場的信息對稱問題,這件事聽起來很偉大,但是要觸碰到行業原有的游戲規則的,會不會被抵制可不好說。
齊家網提供了一系列解決信息對稱的辦法,目的是吸引更多的用戶,進而依靠大量用戶帶來的平臺優勢,管控那些作為家裝服務供應商的線下裝修公司,是以互聯網式的服務從消費端倒逼產業鏈整合。而且為了快速增加用戶量,前期吸引用戶的辦法也是不賺錢甚至補貼用戶,這也是典型的互聯網拉新手段。按照這個邏輯,齊家網的家裝平臺發展思路是通的,但問題是齊家是在打破原有市場規則,若是裝修公司的灰色收入沒有,營收能力下降了,他們憑什么為齊家提供服務呢?
所謂“透明”,其實是價格做到最低,通過規模效應賺錢
齊家網設想的很美好,據說鄧華金對此興奮不已,聲稱齊家要以“極致用戶體驗”為目標,以“讓裝修服務回歸本質”和“讓優秀的服務者獲得更多的尊重和價值”為原則,打造一個公平、透明、免費的互聯網裝修平臺,更主動承擔了標準制定、準入考核、服務培訓、過程管控、資金監管、產品工藝研發、管理系統開發等平臺職責,一切都是為了實現“讓消費者忘了裝修這件苦逼的事”這一終極目標。
對于齊家網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我們姑且先聽著,因為只有順著他們的思路,我們才能明白他們真正的目的是什么。按照以上說法來看的話,目前齊家對自身的定位是家裝產業鏈服務商,既然其制定了行業規則,就必須提供可以匹配規則的營收�;ヂ摼W的特點是薄利多銷、規模效應,齊家正是打算通過這個辦法回饋那些為他提供家裝服務的線下裝修公司。第一種方式,是提供更多的業務,第二種方式,是通過建材的收入分成給家裝公司。
第一種回饋裝修公司的方式比較好理解,通俗些講就是多給那些服務質量高且愿意積極配合齊家的家裝公司多介紹一些活唄;第二種方式也不難理解,因為齊家網除了要做家裝平臺外,其本身也是家居建材電商,用戶在裝修時選擇齊家網購建材,齊家就能獲得一定的收益。這方面齊家可能打算模仿一下京東模式,以市場最低價出售建材,最終依靠量級向廠商多拿扣點,這種方式可為齊家帶來一定的營收補充,而其中也需要拿出一部分以獎勵那些表現優異的家裝公司,這樣可打破線下家裝公司此前與線下建材市場灰色合作關系,同時重新將線下裝修公司與齊家緊密的綁在一起。
家裝電商+家裝O2O兩大業務在產業鏈上結合起來的好處是可創造更多的營收點,這是僅僅做家裝O2O平臺辦不到的。只經營家裝O2O平臺賺錢比較難,因為既不能從裝修公司拿扣點,也不敢向用戶收取增值服務費,互聯網羊毛出在狗身上讓豬買單的賺錢邏輯是向上游的建材供應商拿扣點。齊家網繞了半天打造的透明家裝平臺,最后還得靠其電商業務來維持盈虧平衡?
所謂“透明”,重點是養成用戶信賴感,發展互聯網金融
實際上,以上的業務即便真的可以對家裝市場帶來變革,但也不足以值得讓鄧華金興奮的,因為那個結果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消耗戰。企業可以為了長遠目標暫時犧牲利潤,但如果企業一直沒有賺錢能力的話,只能說明模式是錯誤的,其實齊家網賺錢的部分根本不是來自于電商業務對廠商的扣點,而是來自想象空間更大的金融服務。
家裝最大的特點是需要大額支出,一家以10萬專修金計算,齊家一年能做1/10的市場,大概30萬戶的話,大概有300億的攤子,在電商行業這也算很大的規模了。然而,這一年300億的交易額僅僅是齊家做金融的翹板。鄧華金在齊家家裝平臺的發布會上,對金融業務諱莫如深,根本沒做過多提及,因為這是齊家新模式的核心所在,不過,他不說不代表別人不理解齊家的業務邏輯,這一點我們不妨深挖一下看看。
首先,齊家的家裝平臺提供那么多優質服務,很重要一點是為鼓勵用戶使用齊家錢包,雖然齊家此次并沒特別宣傳其錢包業務,但肯定是這么安排的,因為他們想讓用戶的家裝款走齊家的賬,一年如果有300億的各項流水,以賬期30天算,至少可以留下25億的資金池,到這個規模的時候就可以發展供應鏈金融業務了。
其次,在用戶端,齊家可以發展家裝分期業務,如今學生分期市場都如此被重視,家裝分期市場更應該被重視起來。對于齊家而言,家裝分期業務除了可以帶來更多的利潤外,還可以帶來用戶粘性。對于一般的裝修過程,專修完了之后用戶很久未必會在登陸裝修平臺的網站,如果可以通過家裝分期業務帶來粘性,很有可能會帶動齊家電商的其他商品交易。
第三,齊家此前本來就在嘗試互聯網金融業務,主要是針對家庭用戶裝修的“齊家專享貸”。這塊業務需要齊家有足夠多的用戶,以及足夠多的資金才能見到實質性的收益,所以齊家費了很多勁搭建的一個可信度高的家裝平臺,目的是帶來更多的金融業務。其實,有螞蟻金服和京東金融作為參考,說到這里,大家也都基本能理解了,齊家網的未來重心也會落到金融領域。
以上只是現階段可以看到的齊家可做的金融業務,再往后可以有更多的延伸,包括P2P業務,齊家上游有建材廠商可以用來發展企業貸,下游有家裝用戶可以發展個人貸,這個市場要深入挖掘的話,想象空間非常大。所以,不要相信齊家所謂的為了行業變革,寧愿短期內不賺錢的言論,他們賺錢的時候在后頭呢!
文/王利陽 微信公號:科技不吐不快
- 該帖于 2015-9-17 15:5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