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前一篇的《社區O2O哀鴻遍野,行業明星陸續隕落,大浪淘沙是利好》繼續說,社區O2O這個市場有別于其他O2O項目,其最大的特點是缺乏可復制性,無法快速規�;�,甚至可以說缺乏有效的變現手段,互聯網那一套的游戲規則在這里很難走通,這也是社區O2O市場熱吵這么長時間卻仍然沒有一家稱得上成功公司的主要原因。
在前一篇文章當中我們提到過,目前有非常多的企業都迫切的需要“社區O2O”這個概念,其中:
此前無人問津的物業公司是想借此機會華麗轉身成萬眾矚目的優質資產;
有些房產公司是想包裝旗下物業資產打包上市,或是借智慧社區等概念提高房價;
有些互聯網公司把社區市場看成是轉型的救命稻草,為其日漸式微的項目注入活力;
有些O2O公司在遇到市場成長瓶頸之后,遂想向整個社區市場擴張;
有些創業項目試圖通過挖掘包裝社區概念,來圈取政府補貼和資本投資;
還有些傳統公司也想借社區市場備受關注的契機,渾水摸魚一番。
有太多的人都在打社區O2O市場的主意,而且大家也非常有默契的一起鼓吹這個市場,這為社區O2O被媒體追捧注入了強大的推力。媒體多半都是企業用來達到宣傳目的工具,部分的媒體的職責不是辨別企業模式的好壞,只是做廣而告之的傳播工作,當有太多的企業試圖宣傳各自的社區O2O項目時,就會有眾多媒體不約而同的關注到社區O2O市場,然后這塊市場就成為輿論的關注焦點。
說白了,利益關系驅動媒體關注社區O2O市場,然而一旦當這一市場被過渡追捧時,就會有另外一種反戈的輿論聲音響起,那就是質疑之聲,尤其在這么一個新媒體、自媒體具有極大話語權的互聯網時代,那些被吹上天的項目免不了會被質疑奚落一番。而且此前被包裝的有些言過其實的社區O2O市場根本經不起輿論的推敲質疑,因為那些此前公關工作做的尤其出眾的社區O2O的明星企業根本經不起市場考驗,正巧當質疑之聲達到鼎沸時,他們倒閉關門了。
去年初開始,各類社區O2O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的在輿論媒體當中展露頭角,一時風光無兩,因為是新產物,無法衡量各公司所宣稱的模式優劣,輿論媒體也只能聽之任之,但有些言過其實根本不符合邏輯的高談闊論只要有點商業常識就知道其方法根本走不通,所以只能遭受輿論的一片罵聲。叮咚小區就是最為慘烈的例子,從高調宣稱獲得一億天使融資到業務全線潰敗也就差不多半年時間,叮咚小區本想高調一些賺些輿論關注度,可誰曾想到的卻是滿世界的鄙夷之情。
除了叮咚小區,順豐嘿客、社區001等這些也都是輿論犧牲品,他們想當然的宣傳自己如何如何牛A,所以引來無數的想要挖掘他們到底如何如何牛C的關注者或是模仿者,結果被放在了放大鏡之下很快就暴露出諸多問題,這正好給了媒體質疑的機會,然而面對質疑時的無力辯駁最終讓業界不再信任他們所言。
所以,社長奉勸那些在媒體面前大放厥詞,肆意包裝的社區O2O企業還是要謹言慎行,槍打出頭鳥,沒那個真本事就不要招搖過市,尤其是創業公司,根本經受不起輿論連番的質疑之聲,如果你們是順豐、彩生活、萬科這樣還有其他主營業務的大公司的話,吹吹牛是吹不死的,因為主營業務可以維系生存,但若是創業公司,太過浮夸很容易自食惡果。
而且你們造成的后果需要讓整個行業為你們承擔,你們把社區O2O市場包裝的過于美好,最終引來的是輿論媒體質疑整個市場,這讓多少默默耕耘的社區O2O企業跟著你們遭殃!輿論風向快過市場現狀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會使整個市場備受質疑,這讓那些腳踏實地在社區O2O市場做嘗試的小公司們怎么辦?
在『O2凹凸社』接觸過的諸多社區O2O項目之中,不少公司都釋放了讓社長幫忙宣傳的意思,第一得重申一遍,社長本人不接受任何企業的社區O2O行業軟文合作邀約,第二根基不穩時過渡宣傳不是好事,反而容易招來同行的模仿和媒體的質疑,以致引火燒身。
社區O2O市場不同于以往的互聯網市場,這個市場一定要求穩,不能求快,所以也就不用急著宣傳,這一點在下一篇《互聯網的快、狠、準,不適合社區O2O市場》中再做詳論。根據『O2凹凸社』的判斷,社區O2O市場真正成熟至少還需2~3年時間,那些靠概念支撐的項目多半活不過那么久,所以對于真正想嘗試一下社區O2O市場的人來說,現在仍有時間,也還有機會,但切記一定要靠譜、要靠譜、要靠譜,重要的事說三遍,千萬不要頭腦發熱的盲目進入,謹慎而為。
文/王利陽 O2凹凸社社長 關注微信公號:O2凹凸社
- 該帖于 2015/10/13 15:5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