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開在哥本哈根的宜家“實驗室”據說會展示設計中的宜家產品雛形,并通過舉辦工作坊、展覽等活動探討如何居住得更好的主題。
圖片來源:Dezeen
瑞典家居品牌宜家最近在丹麥哥本哈根開出了一家特別的店——和以往掛著黃藍大招牌的賣場式商店不同,這家重新取名為Space10的商店將會以實驗空間的形式出現,用來展示和市場測試設計中的宜家新產品原型,并舉辦展覽、創意工作坊等活動,與消費者探討“家居的意義”。
當然,作為宜家的商店,Space10在產品陳列上會參照宜家賣場場景化的設計,只是場景中會藏著不少并未真正上市的模型、原型,或是概念產品,組成一個具有未來感的家居空間,引起進店消費者的好奇與思考。
同時,宜家會和全球不同領域的設計師和藝術家合作,展開聯合研究計劃、展覽策劃等,使得整個空間能定時地向消費展展示與時俱進的主題,不至于讓人逛多了后會感到審美疲勞。
目前正在Space10進行的展覽主題為“如何住得更環保、健康”。消費者可以看見12位來自哥本哈根互動設計學院的設計師做出的相關主題作品。
比如,墻上掛著的一幅壁畫會根據該家庭用水和用電的增多,而逐漸褪色,藍色代表水源,紅色代表電力;又比如,用水量超標就會報警的花灑;還有一把看似普通,卻和手機APP綁定了的椅子,當使用者坐的時間過長,APP就會發出指令操控椅子坐墊開始傾斜,“逼”著消費者去走走。
會報警的節水花灑
“逼”著人出去走走的椅子
另外,宜家是一定有餐廳的,Space10也不會例外——宜家與食物設計師Bo Lindegaard合作設計了一個消費者可以定制食物的小餐廳。
“我們非常努力地想要創造一個能夠最好適應當前快速發展,又追求視覺化的市場環境的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我們才有機會最快速地去測試和實現一些好點子。”Space10主理人Carla Cammilla Hjort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Hjort還表示,Space10存在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在于,它可以為宜家的員工提供靈感,幫助他們想出新點子,從新角度看問題,發現新人藝術家和設計師等等。
“宜家在過去已經幫助不少人提升了生活品質,但我們相信有了Space10,宜家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宜家概念創新主管G?ran Nilsson說道,“在這個空間里給出的解決方案不一定都是能立馬實現的,也不一定能為我們的生意帶去立竿見影的正面效應,但我們由此看見了新的方向,也做好了準備迎接挑戰。”
的確,這樣的商店,展示意義多過銷售意義,更大程度上還是一種品牌價值觀的輸出。回顧近段時間,宜家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的種種推廣活動,都是推品牌和理念先于推產品——對于一個在全球經濟下行時仍能實現銷售增長(據宜家方面稱)的家居品牌而言,如何長久地把生意做漂亮顯然才是最重要的。
相信這樣有“教育意義”的宜家“實驗室”還會越來越多,你感受到它傳遞出的美好生活向往了嗎?
來自:界面 樓婍沁
- 該帖于 2015/11/24 10:15: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