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去西安參加了主題為“買什么?賣什么?”的聯商風云會,有幸現場聆聽了國內外多位零售行業專家學者及高管成功經驗分享。收獲頗多。
即將過去的2015年:經濟下行、電商沖擊、客流減少、客單下降……這一連串的數字,很眼熟,也很扎眼!似乎是我們過去每個月的常態。當今零售市場已發生裂變,實體店唯有創新求變,進行業態創新,站在變革的前沿,從消費者手中尋找零售業的春天,從“買什么,賣什么”中尋找出路。
關于零售業“買什么?賣什么?”這個問題,我想大多數人會說“這有什么好說的呀,零售行業就是從事商品經營的,自然買的是商品,賣的也是商品啊!”可是您想過沒有,假如我們賣的僅僅的商品,縱使我們的商品再好,價格再便宜,也只能賣給已進店的顧客。對于那些沒有進入我們店鋪,或者根本就不知道我們店鋪的消費者,我們又該如何把商品賣給他們呢?與會某高管提到了一個新的營銷手段——B2F+自營農牧場。
一提到B2F,大家很自然地想到了電子商務,不僅要問:我們是實體店不是電商,開展B2F,是不是有點“不務正業”?其實不然,看一下,國家公布的有關數據,就會明白:2015年9月前,實體店零售額持續下滑,而網購額卻增長36%。所以線上到線下全渠道整合勢必成為實體店走出困境的首選,而B2F就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互聯網+實體店的營銷模式。記得幾十年前,美國就已經有零售商研究分析會員的消費習慣,然后有針對性地將產品免費寄給客戶“試用”,以此推廣新品,提高銷售,效果非常好。這就是無網絡時期的B2F�,F在的B2F是實體店通過自己的網絡和物流把商品直接“送”到顧客家門口,這非常契合無暇出門購物或不屑出門購物的消費者。它能很好的利用線下大量的會員資源(這也是網店難以企及的資源優勢),其效果優于O2O、B2B以及B2C,今后一段時期B2F會是實體店擴銷的首選。
市場營銷說白了就是“推拉”——把商品“推”出去,把顧客“拉”進來。B2F就是把商品“推”出去,那么要怎樣才能把顧客“拉”進來呢,自營農牧場或許是個不錯的主意。過去人們常說:Do not make wouldn't die(不作就不會死),作為商家卻學農人開起農牧場,是不是有點“作”?當下競爭激烈的市場告訴我們“不作就會死!”君不見圖書開始“論斤賣”;景區邀你“微電影”;商場搞起“臨摹秀”。正是這些看似不務正業的“作”,點旺了一個個市場。一個好的創意猶如挑撥了一下燈芯,只能讓火焰跳動幾下,如果要讓燈火持續的“旺”下去,需要的是一個持久的能源供給,自營農牧場就是超市經營的持久能源。
在“毒韭菜”、“毒豆芽”、“糖精冬棗”、“假雞蛋”、“僵尸牛肉”等等假冒偽劣食品泛濫的今天,人們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到哪里才能買到放心安全的食品呢?“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只有親身體驗才能放心購買。建立自營農牧場,組織消費者進場體驗,其實也是一個自我宣傳和創收的過程。自營農牧場投資較大,但能形成農牧場—超市—百姓餐桌的良性循環,確保超市長期收益,可謂“一勞永逸”。
三流的企業賣項目,二流的企業賣品牌,一流的企業賣文化�!百I什么?賣什么?”零售企業永恒的話題。
作者:工作著
- 該帖于 2015/12/28 15:5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