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被蘇寧和蘇果的年貨“撕逼戰“刷屏了,細節不多描述,想必大家都已經知道了。先是蘇寧挑事,在南京的首要媒體金陵晚報登了正版的廣告,用的標語是“買年貨江蘇人果斷這里了,蘇寧易購超市年貨節,更懂中國年!”,標語沒問題,但顏色卻出了問題,將矛頭直指蘇果。蘇果不愧是有更大靠山的企業,馬上開始猛烈反擊,發出三張非常具有攻擊性的反擊廣告圖,先是貶低蘇寧,再宣揚自己的專業性以及快速性,借此痛打對手。
誰贏誰輸暫且不論,但筆者有件事情知道了:蘇寧易購也開始做年貨了!
營銷的目的無非是廣而告知,在這點上,蘇寧易購的廣告無疑是成功的。其實,它不是僅僅針對蘇果,在北京,通過京華時報向京東挑戰了;在上海,通過時代報向一號店挑戰了;在廣州也向沃爾瑪挑戰了。總之,蘇寧在全國找大零售敵手挑事兒。
一滴水滴進大海,最怕的就是水花都不見飄一個。如果大家不睬蘇寧的尋事兒廣告,蘇寧的廣告是失敗的。但總有人會咽不下這口氣,這次的蘇果就是這樣。蘇果的回擊是猛烈的,是引人矚目的,也是成功的,但估計偷著笑的是蘇寧易購吧!吵得越兇,大眾就會越關注,就越能達到營銷的目的。在這里,蘇寧的挑事兒不低級,沒有挑戰大眾的道德底線,不做試衣間的勾當,它有側重,有目的,也有宣告;它從傳統的紙媒跳躍到了更具時效性和廣泛度的互聯網,突破了紙媒傳播的時空局限。蘇果是實體,蘇寧是電商,筆者就不來妄論到底誰贏了,但筆者深深的感覺到,這是一場“蓄謀”的營銷······
電商的促銷旺季無非是雙十一,大家也似乎養成了在促銷旺季購物的習慣。消費目的非常明確,原因也很簡單,就是雙十一的價格最便宜。春節雖然也是促銷旺季,但大眾還是習慣在實體店買年貨商品,如何把大眾的消費習慣從線下拉到線上?這無非需要營銷,需要讓大眾知道蘇寧易購也有年貨節了。又如何將傳統的線下促銷轉到線上呢?紙媒廣告則成了不二之選,這招真可謂狠猛準。試想,蘇寧易購前幾年啪啪打臉的廣告都是在互聯網引起的傳播,而這次為什么在線下呢?原因就是消費群體不同,備年貨的消費者都是中老年人群,這些人對于報紙傳媒還是有很大的依賴性,通過報紙接受信息多于網絡。從線下在各地著手找不同大商家挑事兒,然后姜太公釣魚等回擊再反轉線上,傳播至全國,只能說太有預謀了!
不過,零售的營銷還是離不開商品和服務的支撐,即使是電商離不開零售的根本。蘇寧易購對于這次的年貨之戰,是否真的有準備,筆者還沒有調研,不過筆者會去蘇寧易購網站看看商品是否真如宣傳的那樣有吸引力。
(聯商網駐上海站主編陸彥,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