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三年內,正榮集團將開業10個購物中心,中期計劃在全國投建運營30-50個購物中心。”這是正榮集團近期發布的商業地產發展戰略。
作為一家以房地產起步的閩派開發商,莆田正榮財富中心的開業,標志著正榮創新型共享商業平臺戰略的正式落地。可以說,正榮集團在商業地產領域正漸露鋒芒。
2015年的商業地產可謂風起云涌,一邊是持續下滑的業績、關店等,一邊是新興購物中心的不斷涌現,商業地產的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因此,不少專家斷言,商業地產已經從無限商機的藍海走向壓力重重的紅海,未來的商業地產將很難突圍。對于這種說法,正榮集團商管公司總經理張子玉這樣對聯商網記者說,“商業地產永遠都存在著藍海和紅海的問題,行業競爭再激烈,只要你能做到差異化、做到錯位經營、能做到自己有創新、有核心競爭力,永遠都有市場”。
(正榮集團商管公司總經理張子玉)
差異化是什么?在張子玉看來,差異化就是避免雷同、同質化,通過不同的產品去吸引不同的顧客。而不是簡單的追求高大上,或盲目的擴大體驗占比等。以莆田正榮財富中心為例,定位體驗型國際購物中心,租戶210家,近65%的知名品牌是第一次進入莆田,而且經營店基本上都是A類店。其中,體驗業態超過40%,不僅把體驗做到了極致,更是與新業態以及互聯網融合,將信息、兒童、文化、娛樂、影視、智能等資源融入商業,從而促進當地的消費升級和商業轉型。
在這里,創新體驗就是莆田正榮的核心競爭力,項目的一切創新也是圍繞“體驗”來做。張子玉這樣定義“體驗”,體驗就是顧客在購物過程中得到的一個新的反應、感受,它一直與顧客的活動融合在一起的”。在記者看來,正榮在福建首創的鳥語林、海洋館、365天永不落幕的海洋劇場等,所有體驗性業態的打造,都是對消費群的需求深度挖掘。另據張子玉介紹,這些獨特的體驗型創新項目也將延續到其他即將開業的購物中心中。
過去一年,無孔不入的電商讓本就頗顯疲態的購物中心愈加沉悶,而“體驗”一詞的出現,讓購物中心在壓力之中似乎找到了新的“出路”,一時間,各式各樣的體驗品類蜂擁而起,目不暇接。
關于如何做體驗,正榮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主張“將體驗做到極致”。業態占比方面,正榮的商業綜合體購物類占45%,餐飲20%,配套設施約為30%左右,以往的雙主力店也將由現在的多主力店代替。據張子玉表示,購物中心的餐飲是吸引人氣的,購物提高商場的品質和檔次,而兒童吸引家庭消費,在業態組合中,體驗把消費者購物做成了一個閉環,通過業態品牌組合之間的互動、共享來提高消費黏性。
除引進體驗型的商家外,正榮還將融入商業運營管理的思維方式,讓整個商場從業態互動、美陳、PR活動和特展都具有體驗活動。同時,賦予購物中心一定的休閑、文化、娛樂屬性,吸引商場周邊更多區域性的客群。
好的招商不一定成就一個成功的商業項目,但成功的商業項目一定有好的招商。在商業嚴重同質化的時代,項目招商被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縱觀國內商業地產市場,三四線城市商業項目招商,商戶資源供應困難、同質化程度高成普遍難題,例如,國際二、三線品牌進駐條件較為嚴苛,對項目運營、商戶保障、持續旺場提出較高的要求。
在項目招商方面,張子玉表示,正榮不追求高大上,適合當地消費習慣的品牌才是最好的;二是做特色,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三是結合地方消費習慣,適當調整業態占比。
據介紹,為解決招商的問題,正榮特設“星欣榮”服務計劃,為投資和提供資產退關、租售建議、消費追蹤、決策支持等服務,該計劃將不斷改進升級,并運用到正榮集團后續開業的商業綜合體中。目前已有3000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商家與正榮集團達成戰略聯盟,品牌資源覆蓋時尚餐飲、國際奢尚、生活娛樂、精品零售、親子樂園五大消費區域,形成了龐大的品牌資源庫。
一個好的商業項目,前期在招商,后期在商業管理。“商業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過去商場強調地理位置,但是現在我覺得恰恰相反,因為城市商業涉及的范圍越來越大,商業的類型不同,如何去運營?這就是靠團隊。”張子玉表示,如果沒有專業的運營團隊,精細化、持之以恒的日常運營,商業項目則很難實現增值。
現階段,正榮已經擁有一支由近200人的國內商業精英組成的商業管理團隊,全面負責旗下項目的招商、后續運營管理等工作。后期運營時,正榮將加強獨有的SPR營銷活動,借助商場優勢,打破傳統營銷的界限,配合商家進行日常推廣,重點解決商家的經營痛點。
未來,正榮商業將聚焦中心級和社區級商業項目,用一到兩年時間,打造“中心級綜合商業”和“社區級特色商業”兩大龍頭產品,到2017年正榮的商業項目將達到5到10個。同時,“輕重并舉、資本運作”,利用自身的優勢資源及經驗積累,接洽全國各地商業地產開發商,開拓輕資產業務輸出,打造一城多店的模式,以正榮集團已進入的城市為核心,向周邊城市逐步布點展開。正榮計劃今年將合作2-3個輕資產商業項目。
(聯商網 鄭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