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情人節”,商場到處是商場促銷、文字游戲,只是沒有足夠故事和情感場景。零售企劃人的生活提案能力去哪了?
情人節這樣的大日子,無疑是企劃全城比稿,目的是讓顧客到店,業績提升,顧客情感溝通。像情人節、圣誕節這樣的節點,商場溝通顧客情感比其他事情重要。
有人說,用愛心圖形和愛字去表達的愛情都是不高級的。那商場用鮮花、巧克力,接吻大賽等活動做的情人節主張就更敷衍了。
一、微信朋友圈比商場中庭重要
我一直喜歡臺企的“行銷”多過大陸的“營銷”,因為行銷是移動、行動的銷售推動,而營銷是為營業額服務的銷售策略和活動。
一些購物中心有大中庭,百貨珠寶區人頭攢動,可是出了門就沒聲音,只有自己的渠道自娛自樂,因為沒有一個好的連接——顧客樂意分享的地標和場景,而每個人的二人世界和人際秀場如微信朋友圈都比商場重要。
所以情人節活動,就該給不來店的潛在顧客和到店顧客一個更好的故事以連接彼此。
幾億人在用微信朋友圈,今天真去各大商場的不到千分之一,但她們會記得你的態度和樣子。
重要的是有鮮明的風格和溫度。要想做好情人節,最好有整年的規劃和整體風格,像呼吸和連綿起伏的山峰一樣;而情人節這樣的單一事件主張又是所有年度風格的開始。
實體店的“場”,最好的演繹是固定又移動,無處不在。
二、一千零一種愛情
打情感牌沒錯,讓年輕顧客參與更沒錯,可是“接吻大賽”實在太老套了,也不是只有情侶甜蜜蜜……還有心力、腦力,要有單身、夫妻,內向或成熟情侶,甚至中老年人,讓你的目標顧客看到自己的愛情和記憶。
同樣是接吻,外國商場有過的棚屋內剪影就比絕大多數眾目睽睽的好,含蓄是愛情應有之義。
其實所有的藝術形式都在叩問心靈,探索生活和情感,電影《一代宗師》里的臺詞讓人津津樂道吧,電視《少帥》里也推薦了日本版紅樓夢《源氏物語》了,綜藝節目《奇葩說》里有蔡康永吧?
都能用。
比如固執,“葉先生,我心里有過你,喜歡人不犯法”“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做足意境和圖文功夫是一種,用產品道具又是一種,比如“同志”,蒂凡尼就推過同志對戒,星巴克做紀念款也被人津津樂道。
商場連廊是不是愛情坎坷的象征?門前等待是不是愛情的焦慮?對著微信思念是不是現代人相思標配?
哪一種,不是很獨特,頗有代表和殺傷力,就看運用,強化了的藝術、情感符號跟自己的商場、顧客呼應起來。
實體店的待“人”接物,節日里可以更加柔軟。
三、別忘了生活本來的樣子
生活有它本來的樣子,我們多取其美好。就像愛情有新歡舊愛,背叛,別離,我們仍然鼓勵愛。
痛苦是愛情的標配,為什么沒人說?痛苦不是不美好,它只是無限接近美好,美好的組成部分。
其實,很多顧客是沒有或不想談論愛情的,商場不要為了情人節而情人節。也不是所有的商場都適合講愛情故事。放放“帶你飛”的熱氣球,遷入同城游樂場的表演等方式可能更輕松。
商場人格化,通情達理,就要真正挖掘人性,豐富但清晰。
再小的店,也要螺螄殼里做道場,把企劃、門店、所在城市的東西和這個節日結合起來,選擇怎么說怎么做,或者不說。
實體店的感覺最好的“貨”是讓顧客覺得自然,覺得自己配,覺得這貨配自己。
四、大小企劃經理
企劃人做活動有很多客觀限制和主觀遷就,跟店總有關,跟各部門有關,跟公司文化有關。譬如,有些店總就是大企劃經理,企劃部經理是小企劃經理。
依我看,企劃人就要熱愛生活,多嘗試。你不能把全天下的漂亮姑娘都娶回來,但要想著讓她們都喜歡。
六小齡童昔日學猴戲,每天五點起床,然后去上學;很長一段時間還去喂養猴子,就跟它們玩。一個好的企劃人,有生活提案能力的,應該懂得夠多,學得更多,雖然策劃、公關、自媒體、設計、營銷,術業有專攻,但是思想的部分是共通的。
所以好的設計不像設計,他拍照、寫字,磨木頭;好的文案,找人聊天,錄音頻,散步;好的公關,成就媒體、顧客,最后才是公司。
我多么希望,絕大多數企劃人也能像顧客那樣,過自己的情人節,享受自己商場的故事,氛圍,美陳,而不是在加班。
好案子,都是真正的生活折射,順水推舟,因勢利導,特別自在的。感動自己,才能感動顧客。
五、留白
留白的意思是有想象力,代入感,前提是滿的部分有料,有彈性。
特地留一兩段白,不必事無巨細,給各個顧客自己去演繹。
(聯商網 林尚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