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關于1-2月的經濟數據出爐,社會消費呈現了下降態勢,之前被業內人看好甚至懼怕的網購更是下降了10個百分點,這讓眾多專家大呼,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已經在消費端初見端倪。然而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在3月15日浙江省統計局公布的關于該省的經濟運行情況的統計報告中,我們卻看到不一樣的現象。
1-2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9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0.2%,增幅與全國持平,與去年同口徑相比,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按消費形態分,商品零售3030億元,增長10.1%;餐飲收入361億元,增長11.2%。
從限額以上單位分類商品零售額看,汽車類零售額下降1.1%,同比回落7.2個百分點;石油及制品類零售額增長5.8%,同比回升19.3個百分點。與住房有關的商品銷售快速增長,家具、建筑裝潢材料、五金電料類零售額增幅分別為57.7%、34.7%和31%。文化消費類商品銷售情況較好,文化辦公用品、電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通訊器材和書報雜志類零售額增幅分別為49.5%、30.1%、21.5%和19.1%。日用品、化妝品、食品類零售額增長也較快,增幅均在15%以上。
通過上述數據我們發現,浙江似乎比北京要樂觀的多!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增長勢頭強勁,尤其是餐飲增長十分引人注目。那么浙江省內網絡消費情況又呈現怎樣的態勢呢?
根據浙江省商務廳發布的數據,即使受春節等因素影響,省內2月份網絡零售和居民消費均有明顯下降,今年1-2月實現網絡零售993.78億元,同比增長27.97%;省內居民網絡消費549.50億元,同比增長19.21%;網絡零售順差444.28億元。
綜上,我們發現,今年的經濟形勢并非如想象中那樣糟糕,對于未來我們仍然應該保持信心。這不是最壞的時代。
靖安先生- 該帖于 2016/3/17 9:1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