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消費需求越來越高的時代,盡管單純滿足物質消費需求的商業模式可能終將被線上取代,但滿足人們精神消費需求的線下商業則將永遠存在。
比如,吃飯這件事兒。昨晚,一年一度的央視“3·15晚會”再次成為各行各業與消費者關注的焦點。以餓了么為代表的“黑心作坊”問題,讓人再也不想相信一直以來風生水起的網上訂餐O2O了。
當我們吃飯已經不僅僅是為了解決溫飽,而是轉變成滿足嘗新獵奇、休閑社交、感受文化、追求情調、體驗情懷等等精神層面的需求,像樣的餐廳才是理想之地。
也正是這兩年服務類O2O的興起,讓各方為 “線下”及實體商業的存與亡爭論個不休。如果僅僅是解決溫飽,點下APP叫外賣送來就行,它的功能就是讓我們吃飽。但是如果你想享受一頓燭光晚宴,肯定不會叫外賣,因為這是一種精神消費,需要有情調和品位的地方。
月初,2016年亞洲50佳餐廳排行榜已經出爐。該榜單由美食刊物《Restaurant》的出版商——英國William Reed BusinessMedia評選而出,從2002年起開始按年度評定全球50佳餐廳,亞洲榜則是始于2013年。這一排名也是權威公認僅次于《米其林指南》的餐廳指南。
此次,15家中國餐廳上榜(包括香港、澳門及臺灣地區),大陸地區共有3家餐廳入選,想要滿足舌尖和精神上的雙重慰藉,不妨今日就先預熱起來。
No.7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前衛炫酷的感官盛宴
2012年開業的這間餐廳簡言之,是由一張長桌、10個位子、20多道前衛料理菜式套餐、5種感官共同演繹的一場完全沉浸式的美食體驗之旅。神秘且不可告人的位置,來去由私屬專車接送……法國名廚保羅·佩萊(Paul Pairet)籌備了3年多的時間,在上海開設了“全世界第一個感官餐廳”——Ultraviolet(紫外線)。
主廚佩萊將自己的人格魅力直接體現在了菜單中,令餐桌充滿幽默與優雅,惡作劇與異想天開,充滿有待解開的謎團與令人深思的菜肴。
他希望將自己叫做“心靈之味”(psycho taste)的餐飲概念用食物觸發人類的情感,使飲食成為通往心靈的一扇大門。
于是,Ultraviolet由多重感知科技組合而成,包含視覺、聽覺和嗅覺元素的全面組合,結合了視頻、音頻、定制照明、管道中的氣味,依照每道菜式的味覺主題而量身設計的情境,進而提升對盤中美食的感受。
不僅是周圍的高清投影設備,餐桌也充當著幕布的作用,進食時的各種創意背景讓人眼花繚亂、驚嘆不已。
No.18
福和慧
禪意素食的頂級之作
作為頂級素食餐廳,福和慧棲身于老洋房匯集的上海愚園路老街,風格簡約而時尚,同時充滿濃濃中式禪意。起名來源于老板方元對福慧雙修的理解:“修福的過程中得到智慧,福與慧的相互融通”。自2014年開業以來,以連續兩年入選亞洲50佳餐廳。
餐廳幽雅的環境,既不嬌柔,又不造作,讓人自然而然產生慢慢食素的愿望。餐廳共有三層,除去一小片公共用餐區外,其余都是包廂,其中一間可容納18人的包廂別有特色。這間包廂圍繞著一張巨大的大理石長桌,長桌中間挖出一方“小島”作為燭臺,周圍繞以流水,并以干冰營造煙霧繚繞之感。
對于菜品,主廚盧懌明堅持使用地道的亞洲食材如芋頭、蓮子、龍眼、北海道紅豆等,配合各種烹飪手法,從擺盤到口感,連資深老餮都無可挑剔,為食客呈現了最豐盛的“無肉”盛宴。這里不是清心寡欲的素齋,而是素食把當作烹飪命題,開創出一派清雅的新境界。
No.28
Mr And Mrs Bund
浪漫而頗具個性的創意法餐
法國主廚保羅·佩萊(Paul Pairet)在上海的另一間亞洲50佳餐廳。餐廳位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文化遺產建筑的外灘18號,去年4月完成了重裝,對法式酒館進行了現代解讀,摒棄了傳統美食理念的束縛,將日常飲食文化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引入空間,不失優雅的同時營造出一種多維度的用餐體驗。
Mr & Mrs Bund擅長大眾流行的經典料理,提供溫馨菜式,菜品精致,注重色彩搭配,視覺上極具立體感,更會提供特別的配餐葡萄酒和雞尾酒。它上菜方式和周末晚上的家庭聚餐如出一轍的愜意。這里跳脫傳統的不只是美食和酒飲,它更讓高端餐飲成為了輕松歡樂的盛宴。一邊品嘗美食一邊將浦江兩岸的美景盡收眼底,實為絕佳體驗。
注:內容轉載來源:商業與地產 ,文章及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轉載旨在分享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覺侵權,請聯系我們立即刪除。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69.png (45K) 下載次數: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