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歐亞商都開業于1994年,至今已經有22年歷史。其位于長春市紅旗街與工農大路交匯處,是長春歐亞集團的龍頭企業,銷售總額在全國大型零售企業單店排名中排名前十。去年銷售額109億(內部銷售統計口徑)。
記者走訪的時候恰逢周三下午,與周邊的卓展購物中心、第一百貨、巴黎之春等購物中心門可羅雀相比,歐亞商都像個“異類”。在剛剛結束了周年慶的銷售滯緩期,卻依舊門庭若市,尤其是在負一樓的超市區域,更是人聲鼎沸。
是什么原因讓這家22年的“老店”保持如此經久不衰的生命力?歐亞商都又為此做了哪些改變?
擁有1000多個品牌
記者走近歐亞商都的第一個感覺就是品牌非常齊全,據了解,目前歐亞商都擁有品牌1000余個(不含超市)。以一樓的化妝品專柜為例,涵蓋Chanel、Dior、蘭蔻、雅詩蘭黛、make up for ever、benefit等數十個化妝品品牌。
一樓除了化妝品品牌外還有黃金珠寶、名品,像GUCCI、BVLGARI等,其中周大福去年年銷售額過億。不知道是否由于地域差異,歐亞商都二樓是以男裝品牌以及其余配套品牌為主,三樓、四樓才是女裝品牌。
品牌樓層分布
五樓是運動品牌,包括許多的運動潮牌。歐亞商都副總經理闞慧向記者表示,“我們很早之前就已經開始注重潮牌的引進和布局,那個時候的運動潮牌還沒有現在這樣受歡迎,但是商都注重顧客的消費引導和消費興趣的培育。”
六樓以兒童品牌和家居為主,七樓是家電品牌。有數據表明歐亞集團電器銷售超過某兩家知名電器連鎖店在長春的總和。八樓和負一樓各有一個VIP服務中心,此外,八樓還有許多新業態。包括美容美發機構,美甲、健身機構、旅游中心。
經歷兩次大調整
凡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歐亞商也是經過一步步的調整才有了今天的地位。據介紹,歐亞商都最初建成時,只有現在的六層到九層,完全是老式的批發市場。之后,經過了幾次擴建與大調整。
從05年以后,歐亞商都開始堅持每年一次的品牌升級。最終,通過2007年和2012年的兩次大調整則奠定了商都“精品”的定位。
2007年,歐亞商都進行品牌大調整,淘汰弱小品牌,解決原先品牌良莠不齊的問題,品牌檔次整體拔高。2012年,名品進行升級調整,引進了MCM、COACH、JUICY COUTURE、UGG、GERARD DAREL、BELFE、ATRE、科顏氏等國際名品。從調整前時的名品5000客單價到調整后引進蔻馳和MCM等輕奢類,客單價明顯上升。
四大主力店年銷售過億
歐亞商都的主力店不在少數,去年年銷售過億的品牌就有四個。然而給記者印象最深的是“歐亞商都城市超市”。
“城市超市”位于商都B1層,是歐亞集團的自由超市品牌,在裝修格調上可能比不上上海城市超市,但是對消費客群的吸引上絕對不容小覷。先看現場圖:
這是在歐亞商都店慶結束的第二天,而且是工作日周三的下午3、4點的客流。
在超市里逛了一圈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到處都是人和叫賣聲。據了解,“城市超市”面積約6000平米,而去年的銷售流水超過7億。
超市品類齊全,從進口食品到百貨日用品不一而足。而且某些品類實行包產包銷,像在海南的自產菠蘿到長春后一周內全部售罄。
問及有何吸引消費者的秘訣時,闞慧說,“在長春市來說,城市超市的供貨渠道有保障,質量也是最有保障的。”不過在記者看來,這也許也和歐亞商都的管理模式有關。超市整體劃算成門店,而門店實行自己管理,只有采購是集團來協助負責。這樣的管理模式無疑帶動了超市發展的活力。
在歐亞集團32周年店慶的17天內,銷售額同比增長13%。而歐亞商都也在其中貢獻了很大一部分,三樓銷售額整體增長20%,四樓增長15%;而兒童品類以及女裝品類幾乎都有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歐亞商都年購買10萬元以上的超級VIP有五千余人,而普通會員更是不計其數。店慶其中很重要的一項活動就是針對會員回饋活動。采取會員卡積分制度:8倍積分,直接返現,當天能用。很多歐亞的員工都會選擇在店慶期間囤貨。
以上種種是記者在看完歐亞商都后的感受,也許這些都只是精品百貨所必須的基本功。但是在這個動輒開店追求創意追求新鮮的環境下,誰又能靜下心來把馬步扎穩呢?也許我們都應該向歐亞商都這個老大哥學學,如何將基本功做的再扎實一點,再長久一點。
(來源:聯商網 陳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