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按品牌扎堆,或按品類扎堆,是最基本的陳列原則,兩者也可以相互結合。
一般說來,背柜上多以品牌陳列為主,中島上多以品類為主。因為同品牌貨品顏色統一,貨品系列多時,在貨柜上多豎向為主,橫向為輔。貨品系列少時,才考慮同品牌以橫向為主,如同品牌同型號貨橫擺一排。
而中島柜因為柜臺的因素,則以品類陳列為主。不同品牌的同一品類聚集在一塊,更方便顧客同類比較。要注意的是,并非同一品類一定要擺一排,以橫向扎堆是主原則,但也可以穿插的以豎向扎堆為輔助,不要死板。
二、貨品與貨架(1)
中島柜的展位板從下往上,位置黃金度逐級增加。按照“讓好賣的貨賣的更多”的第一原則,從理論上講,。之所以是理論上,是為了方便理解。
實際擺的時候則無需死板,可以在好的位置和視線最先到達的位置(比如兩邊,特別是左邊),以吸引品為主,中間穿插一些主推品。
貨品與貨架(2)
為了方便理解,我這里只用了三層表示。
①小體積商品的位置應優于大體積商品。
人的常識里有“濃縮的都是精華”,潛意識里東西越小越精貴(比如鉆石),相對來說越大則越不精華。參考“第一”原則,商品越小越往好位置放。
更重要是,小體積貨需要近距離的觀察,不可能把它放到最下面。大體積貨因為目標夠大,放差一點的位置,也不影響顧客看它。
②無包材商品位置應優于有包材商品
這里以護膚品為例(日化洗護一般無外紙包材)
無包材給人以平價易耗的感覺,即出售的多,賣的頻繁,有包材則相對顯得高檔和不易耗,即賣的相對少。——遵循“第一”原則。
關鍵是,無包材更易于顧客拿在手上觀察,打開,聞和試用,所以盡量把它往好位置放。
層高的調節不多說,按上圖領會即可。
貨品與貨架(3)
這里以日化背柜為例,是一張我們常見的圖。
背柜為日化店常見的240cm高背柜,人高參考的是南方女性的160cm身高。
要說明的是:A上面的B位置,從視線上來講應該也為A,但因高度需要人抬手過肩拿取,所以只能以B論處。另外,每個店的背柜的層板的高度和數量不一樣,ABCD的排列,要根據自己店內實際情況來區分,以上只是模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