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第一季度零售業上市公司營收排行榜》統計的101家公司中,除按照營收與凈利潤兩個指標分析,營收與凈利潤的下降面分別從2015年全年的47%和60%擴大到了今年一季度的64%,營收與凈利潤雙降面從33%擴大到了48%,虧損面從15%下降到了7%。
2016年一季度我國零售業的虧損面雖然有所縮小,但零售行業的總體狀況仍然不容樂觀。
▼《2016年第一季度零售業上市公司營收排行榜》
注:服飾類上市公司未包括“拉夏貝爾”,2015年營收90.96億元,凈利潤6.15億元。
(一)總體規模
101家上市公司,營收總額為2814.58億元,上市公司營收均值為27.87億元,按此推算,我國零售業101家上市公司年營收均值將超過百億元。其中,26家公司營收高于均值,75家公司營收低于均值,48家公司營收不到10億元,32家公司營收不到5億元。
蘇寧云商以318.43億元位居榜首,但出現了2.96億元的虧損。營收排名最后一位是上海九百,營收僅為2000萬元,而凈利潤則為1800萬元。無論虧損還是盈利,從季度來看可能會缺乏全面性,以較低的凈利潤水平為基數,凈利潤的少量增加,就會使增幅大幅度上升,如昆百大A,凈利潤增幅為565.74%,但凈利潤僅為1600萬元;潯興股份凈利潤增幅為444.51%,凈利潤僅為600萬元;浪莎股份凈利潤增幅為757.09%,凈利潤僅為400萬元。
(二)行業結構
在101家上市公司中,百貨行業有46家,占公司總數46%,營收1055.58億元,占營收總額的38%,上市公司營收均值為22.95億元;服飾行業有37家,占公司總數的37%,營收363.09億元,占營收總額的13%,上市公司營收均值為9.81億元;超商行業有10家,占公司總數的10%,營收721.35億元,占營收總額的26%,上市公司營收均值為72.14億元;家電數碼行業有3家,占公司總數的3%,營收519.25億元,占營收總額的19%,上市公司營收均值為173.08億元;醫藥、珠寶、家紡等其他公司5家,僅占營收總額的4%。
從上市公司營收占比來看,百貨行業位居第一,其次是超商行業,第三是家電行業,第四是服飾行業。
從上市公司平均規模來看,家電數碼行業位居第一,其次是超商行業,第三是百貨行業,第四是服飾行業。
(三)盈利水平
101家上市公司實現凈利潤101.52億元,每家公司平均約有1億元凈利潤,凈利潤率為3.62%,高于2015年全年2.79%的盈利水平。但是,凈利潤超過1億元的公司只有21家,凈利潤接近或超過10億元的公司只有3家,凈利潤超過20億元的公司只有雅戈爾1家,凈利潤為24.47億元,同比增76.30%。在行業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如一大潤發和歐尚為標桿的高鑫零售仍能保持營收與凈利潤同步增長,并能獲得10.26億元凈利潤的好收成,屬實不易。
從行業情況來看,百貨行業46家公司實現凈利潤29.99億元(不含佐丹奴),每家公司凈利潤平均為0.65億元,凈利潤率為2.84%,低于2015年全年5.64%的平均盈利水平,凈利潤下降面從2015年全年平均的73%擴大到了83%;服飾行業37家公司實現凈利潤48.93億元,每家公司凈利潤平均為1.36億元,凈利潤率為13.90%,低于2015年全年11.55%的平均盈利水平,凈利潤下降面從2015年的46%擴大到了52%。
服飾行業的經營規模不及百貨行業的一半,但整個行業凈利潤總額比百貨行業高64%。盡管服飾行業的競爭異常激烈,但市場化的運作機制仍然使整個行業充滿生機與活力,與此相比,百貨的消沉也許主要不是電商的沖擊,也不是招商模式的局限所致,更重要的原因也許是體制機制的問題。
超商行業10家公司,實現凈利潤18.51億元,每家公司凈利潤平均為1.85億元,凈利潤率為2.57%,比2015年全年平均的0.92%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利潤下降面從2015年全年平均的75%下降到了45%。這是一個與百貨行業類似的比較老化的行業,但也正在孕育著一些新的舉措,仍然看好未來的發展前景。
家電數碼行業3家公司實現凈利潤負1.1億元,主要是蘇寧云商虧損2.96億元,營收不及蘇寧云商一半的國美電器實現凈利潤1.34億元,而營收不及國美電器三分之一的宏圖高科卻有超過5200萬元的凈利潤。電器行業的經營狀況,從一季度數據來看還不及2015年水平。在電商大發展的時代,標準化的家電數碼產品要不要用實體店的方式來售賣,這是一個有待驗證與實踐的問題,希望以后不需要實體店,把家電實體店轉型為生活服務場所。
(四)行業總結
上述數據顯示:(1)營收與凈利潤下降面擴大意味著行業下行的態勢仍未根本扭轉;(2)但虧損面開始縮小,各業零售都在挖潛堵漏,提振業績,扭虧轉盈,這是一個極好的發展勢頭;(3)百貨、服飾、家電行業的凈利潤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提供每日必需商品的超市業態的凈利潤卻又較大幅度的提升;(4)行業創新持續不斷,讓我們看到了旺盛的消費潛力,創新的無窮魅力,零售人持續改進的毅力!
我們相信,零售這個當前的漏斗型產業,終將成為唯一能與金融業并駕前驅的服務民生的支柱產業!
(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獨家出品;文/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商學院教授 周勇;制表/聯商網 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