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門店經營的好壞不能僅僅從銷售數據上來進行判斷,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數據,即客單價(平均交易金額)和客流量(交易筆數)。兩者乘積就是每天的銷售業績。所以管理者應該把分析客單價及客流量作為每天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部分,重視起來。
今天我們就先說說--客流量,如何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打破傳統吸引客流和穩固客流呢?具體妙招就由“便利店老板內參”的小編帶大家一起來學習吧!
一、 優化價格組合,實施不同的價格策略。
生鮮經營對便利店來說,最主要的職能就是吸引客流。提升客流,我們最常使用、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搞促銷,打價格戰。但價格戰是把雙刃劍,我們該如何用好這把雙刃劍呢?
1.搞促銷活動選擇單品時,應選擇應季的、單價低的商品。這樣一方面能有效地拉動客流,同時又能將超市損失降到最低。例如:冬季,白菜進價0.2元,黃瓜進價2元,同樣搞進價半價促銷,都限量200斤,白菜損失20元,而黃瓜損失200元,但兩者所起到的吸引客流的作用幾乎對等。
2.依據品質、價格將生鮮分為高檔、中檔和低檔三種。對這三類商品,分別采取不同的價格策略與操作重點。
高檔商品:追求品質、品種新奇,價格高于市場價格,市場沒有的可以適當“暴利”。
中檔商品:控制好質量,價格與市場持平。
低檔商品:質量適中,價格低于市場5%-10%,個別品種低于市場20%左右,對市場形成沖擊,塑造低價形象。
二、 培育優勢項目與品種。
我們在選擇飯店吃飯時,往往會沖著一個飯店的招牌菜去。搞生鮮經營也一樣,我們也要下力氣培育我們的招牌項目與品種。這些招牌項目與品種能很好地起到吸引客流與鞏固客流的目的。生意盈門的飯店往往都有自己的優勢項目與品種,如炸油條、八寶辣椒、南京板鴨等等。我們做生鮮,亦當以此為目標。
三、 運用好“自采”搞活生鮮整盤棋。
許多門店的水果、蔬菜、水產等品類都是由獨家供應商經營,時間一長,由于缺乏競爭意識,容易懈怠。訂貨人員與店老板要走出去,了解市場,通過“自采”激發供應商的激情與干勁,與供應商共同開拓市場。
四、 積極開展氛圍營銷、文化營銷,銷售毛利雙豐收。
進行低價促銷時,我們雖然獲得了較高的客流,卻損失了較大的毛利。如果開展氛圍營銷、文化營銷,我們不僅能獲得較高的銷售,也能獲得較高的毛利,而我們付出的僅僅是一點點裝飾費。
在做好上述四個方面的工作外,我們還要注意生鮮經營中的兩個誤區:
誤區一:許多生鮮便利店為控制損耗率,而控制上貨量,不及時進行出清,這樣反而使損耗率居高不下。一天銷售200斤蘋果和銷售400斤蘋果,損耗相差不大。我們必須明白,要降低損耗率,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商品的銷量提上去。
誤區二:為促銷而促銷,其它基礎工作(如陳列、質量、口味、服務等)不能同步提升。這樣,活動結束后客流又會恢復到原來的水平,甚至有所減少。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