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動向
久光雖然沒有像八佰伴那樣大動干戈,外立面的改造還在有條不紊地持續,但場內的品牌也進行著常規的調整工作,從最近幾年久光的設計方向看,中島邊廳化是趨勢,大環境下,商場已無法通過在60平米的空間中擠4個品牌來獲取坪效了,給到最好的展示空間,是商場和品牌都需要的。
之前做過一篇探班圖報 | 看七寶寶龍城除了套路,有啥亮點?大家都紛紛表示,更加關心七寶萬科,光看外立面就足以對其有所期待。好比合生匯對于五角場商圈,七寶萬科屆時必將也會引領該區域的消費潮流,讓我們坐等10月底。
根據一份報告顯示,徐家匯商圈現在甚至都不如新虹橋天山商圈,除了寄希望于徐家匯中心,幾家老店的調整工作也勢在必行,美羅城走在前列,一層基本圍板伺候,而進駐的品牌陸續展露真容,例如SWAROVSKI這類品牌進駐,你覺得對美羅城的定位會有什么變化?另外,正門口好時旗艦店之后,由誰來打造,值得關注。
有些商場你一直等著它調整告一段落,但它就是一直有品牌進駐,而且都是新面孔,給市場注入活力,來福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即使需承擔高昂的租金,也無法阻擋品牌擠破頭,畢竟,即使虧錢,但廣告效應太顯著。
新柜開業
9月新開業的品牌,除了GENTLE MONSTER上海旗艦店亮相外,另一個火到爆的品牌,應該就是這家開在正大廣場1層的大IP——同道大叔。它不是我這種風格的菜,但俘獲了絕大多數年輕人的心,這還不夠嗎?
相關閱讀:現象級神作!GENTLE MONSTER上海旗艦店圖賞
高跟73小時又開新店,該店選址日月光沿街,正對田子坊,除了打造戀鞋控的私房外,店中還有甜品輕餐,也就是說,品牌上海的巨鹿路店、久光店以及這家新開店,從裝修到經營業態,均為量身定制。據說該店開業后業績已直逼久光,更是驗證了幾個事的重要性:定位、選址。
ICICLE在久光開出該品牌第一家配飾專柜,形象和產品均保持著品牌的一貫風格。體現出該品牌與久光定位之契合,商場給到品牌支持,品牌將“首家”給到商場,良性循環。更值得一提的是,ICICLE是少有的在我朋友圈里各品類、各商場、不論男女都一致好評的品牌。
品牌動向
SKECHERS DLITES 2.0發售,此次新版本由EXO代言,淮海中路專賣店發售現場引起排隊狂潮,再次展現粉絲經濟,因為這雙鞋,很有強的辨識度,但你也許并不一定說得出好看在哪兒。
美特斯邦威重磅推出了五大新系列,分別是:NEwear、HYSTYL、Nōvachic、MTEE、Tebond,與其說是以全新的面貌顛覆以往大眾對美邦的概念和認知,不如說這是傳統品牌自救的一種方式,類似的還有VERO MODA,因為當你推出一個消費者可能無法讀出來的品牌之時,也許會對你產生好奇。但其實有些品牌做得很實誠,但表現卻很好,例如“高跟73小時”這樣的名字。我也不知道在服裝的選擇上,問題出在哪里。
在舒適鞋品類占據領先地位的ecco正極力通過高跟鞋的推廣來獲取更廣的消費客群,例如這組在地鐵站內推出的視頻燈箱廣告,散布著濃郁的性感知性女性韻味,遮住logo,也許你想不到它是ecco。
作為ecco的老對手,Clarks最近也加速了擴張步伐,而在品牌的形象定位上,個人認為是幾個同類競品中做得最出色的。
dyson在推出電吹風產品后,其“重新定義品類”的野心一發不可收,從推廣力度就能看出,不僅有各大優質商場的巡展,廣告呈現也是不遺余力,隨著生活品質的提升,品牌似乎很有信心把其做成大眾消費品,把廣告做進地鐵站就可見一斑。畢竟雖然價格偏貴,但考慮到家電商品的使用年限,并非沒有性價比。
設計師首飾品牌AnnAnn一直以黑白道具風低調示人,這個品類魚龍混雜,要做出品牌感實屬不易。而這回,在新天地時尚中心,老店重裝,采用了全新形象,發光logo和木紋道具相比之前的貼畫,要更顯品質。
上圖如果我不說它是百麗集團旗下年輕品牌TATA,也許你無法猜出。比起美特斯邦威通過推出新系列進行轉型,TATA這個鞋業的老品牌則是通過韓國團隊,進行了從專柜形象到產品風格的全方位年輕、韓系化定制。而從如今的市場來看,韓流也許是最能迎合年輕人偏好的,百盛優客如此,TATA亦然。外在的改造已經完成,接下去就要看產品本身能否打動消費者了。
SEE YOU NEXT WE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