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華聯商廈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首席運營官Joseph StevenJaworski因個人原因辭去COO職務,這位投資大咖從上任到落幕不到9個月,就被東家拋棄。相繼的離職還有董事長牛曉華、副總經理彭舸等,也就是原華聯核心高管幾乎被清洗了一輪。
2012年12月份鴻炬實業以3.5億收購華聯集團,同時撬動了華聯股份和華聯綜超。這在當時幾乎成為經典案例,經典之處在于一般人沒本事用這么少的錢同時拿下兩家國資上市公司。
當時鴻炬實業宣稱看好零售行業發展前景,進行本次收購。實際上當時零售行業開始走下坡路,僅僅看好零售業出手時機似乎并不合理。作為一家投資公司,真的只是想玩實體零售嗎?
我們可以看到從2012年鴻炬實業進入華聯股份后,投資收益才是主旋律。從2012年的3570萬開始暴增,2015年投資收益直接沖上10億大關。
從華聯股份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資產來看,2012年僅1803萬,今年上半年高達13億,同樣出現爆發性增長。同期華聯股份營收僅5億,遠遠低于公司持有的金融資產。
我們再來看下華聯股份的運作路線:
2013年鴻炬實業繼續夯實華聯
2014年華聯REITS新鮮出爐,開啟資本運作時代。
華聯股份合計作價22.1億元向目標公司出售旗下物價購物中心所有權。轉讓對價較賬面凈資產增值83%,一次性獲得稅前投資收益10.3億元。
出售5家購物中心股權作為基礎資產打包REITs,并在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
為了順利發行REITS,華聯股份引入在當時比較熱門的020概念,拿旗下最優質的北京萬柳店與阿里巴巴合作,據說有在流量、營銷、會員、數據、支付等層面的神奇療效。
2015年手持大量現金的華聯股份開始大規模爆發,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發現,華聯股份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投資收益呈現出井噴狀態。華聯股份幕后主角中信產業基金浮出水面。
2015年8月華聯股份出資9000萬美元與中信產業基金領投餓了嗎F輪,估值30億美元,騰訊、京東、紅杉等跟投。2015年12月阿里巴巴12.5億美元投資餓了嗎,估值已達45億美元。
2015年8月華聯股份出資1.6億與中信產業基金投資唱吧D輪,估值43億。2016年何炅、汪涵、謝娜投資了唱吧E輪。唱吧創始人宣稱已在找殼資源上市。
2015年12月華聯股份再度攜手中信產業基金投資麻袋理財、中騰信,介入互聯網金融、供應鏈金融。
中信產業投資基金開始主導華聯股份投資行為,中信產業積極是近年來表現強勁的一家投資公司,旗下投資了銀聯、嘀嘀打車、趕集網、紅星美凱龍等諸多企業。
暫時來看華聯股份幾筆投資都不錯,投資驅動算解決了。但物業運營驅動受阻,營業收入從2014年的14億下降到2015年的10億,主營受阻后,華聯股份急需一個新的故事。華聯股份開始描繪一個中國西田版故事,此時Joseph Steven Jaworski浮出水面,通過西田集團前高管給公司背書。作為一家投資主導型的公司精力并不在物業運營上,Joseph Steven Jaworski作為COO,在行業競爭激烈且行情低迷是時候,并沒有辦法立刻扭轉局面。如果想整體嫁接西田模式,變革太大也得不到有效支持。2015年華聯股份上半年營業收入63億,2016年上半年僅剩52億。Joseph Steven Jaworski任期期間股價從5元一線下滑至4元一線,問題倒是不大,但定增方案引來交易所質疑,遲遲未獲通過。這使得中信產業基金通過上海镕尚、中信夾層及西藏山南入股華聯股份進程受阻。2016年華聯股份就沒有像樣的投資行為,幾乎全部精力都放在倒購物中心資產那些事。從一月份到九月份,就那些方案倒來倒去,然后就是人員調整。倒到現在Joseph Steven Jaworski也給倒出去。
我們再來看下新增入職人員的情況:從5月份入職華聯股份董事的陽烽、史澤友來看,一個是交通銀行廣東分行出身,一個是工商銀行出身。金融背景替代實業背景跡象明顯。華聯股份投資驅動基本已經確定,物業運營驅動逐步淪為金融故事配套,資產證券化框架也將重新構建。
從中信攜手凱雷參與競購麥當勞來看,中信故事配套已經越來越豐滿。不論實體拿下華聯擁有BHG、COSTA咖啡北方代理權,還是互聯網的餓了嗎、趕集、唱吧。同時在金融領域持有中國銀聯商務、麻袋理財、中騰信等。這些都為未來故事設置了很大的伏筆。
華聯股份在人員調整后,路線基本已經浮出水面。正式處理完定增后,華聯股份作為中信產業基金的馬前卒,將在投資領域越走越遠。應該說華聯股份并非對標黑石,中信產業基金才是幕后真正對標黑石集團的高手。
文章轉載請聯系聯商網編輯或作者本人,轉載需注明出處,侵權必究!
- 該帖于 2016/9/26 11:22: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