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真的不應該商家來回答,而是由消費者決斷。
畢竟,商家自己有自己的價格體系,他們自然會有自己的利益相關。其實,商品的價格,即便是同樣一款商品,也有自己的價格周期,比如夏天價格最低,而秋冬價格逐漸上升,同時,秋冬,各商家又有要壓縮庫存,收回現(xiàn)金,度過年關,做個漂亮的年終關帳。
因此,要看企業(yè)自己需求,來做雙十一操作,能否拿出真實的實惠,完全看他們自己的商業(yè)選擇,與其從他們這混沌的角度找判斷,還不如看消費者自己的判斷。
比如,去年雙十一,我的朋友在優(yōu)衣庫花730快多拍下了平時價格1500左右的衣服,訂單爆倉了,優(yōu)衣庫沒法出貨,等了半個多月,商家不僅全額退款,還返了與退款等價的現(xiàn)金券。最后,一起再用,等于花不到300元買了兩件平時賣499的羽絨服給自己和老公……
其實,小郝子身邊買買買的女性記者朋友們有更多類似體會,她們可都是剁手黨里面的“人精”啊,絕不會在敗家的漫長道路上有任何吃虧。
而小郝子自己,喜歡一雙Lafuma休旅型漫步鞋,第一年雙十一給自己買,有氣墊,穿起來特別舒服,于是第二年特別關注它的價格,想給家人多買幾雙,仔細觀察其價格變化,最后,還是雙十一最便宜,比它全年最低的價格還是低了100多塊,所以,第二年雙十一提前下定金,成功搶單,依然是幾百塊的實惠到手。
所以,具體,雙十一誰是否拿到便宜,要看消費者們自己的體驗,請相信,在這個信息如此透明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物質(zhì)極大豐富,消費者主權彰顯,如果雙十一僅僅是自我High爆的造節(jié),就會像意大利歷史學家馬基雅維利說的:“一件事,沒有讓所有人得利,那么它不會成功,即便成功也不會持久。”
看著這八年,年年飛漲的雙十一交易額,每年機會成倍增長的快遞包裹,你覺得消費者還都是傻的么?呵呵噠
——————————
作者:小郝子,混混9年時光,一只互聯(lián)網(wǎng)商業(yè)模式的思考喵……互聯(lián)網(wǎng)的幸福就在這里
- 該帖于 2016/11/11 9:13: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