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實體零售的各方面數據都顯示中國零售的總體銷售數據都在走下滑形式。從宏觀上來看實體零售大趨勢呈下降。那么我們實體零售就真的無路可退了嗎?我認為是要改變戰略形式,形成多業態、可持續、有利潤、受歡迎的新型體驗模式。
我們來看一些數據,“雙十一”從最初的幾千萬到今年(2016年)已經接近2000個億。以每年幾乎直線式增長。再看看近幾天的“黑色星期五”滬上各大實體零售推出線上線下同款同價。再次引起了一次全球性消費熱潮。實體店終于迎來了久別了的大客流和繁榮景象。通過這些就發生在我們眼前的事和現象。引起了我們什么樣的思考?我的感覺是消費者有錢了。消費力變大了。但是我們實體零售的營業額去哪了?就以這次的黑色星期五為例,說明只要我們的模式和營銷戰略能受消費者歡迎。就能有實體零售的春天。
由此再次引發了我的思考。我們實體零售應該做出改變。從早期的傳統食品、百貨、日化、居家等類的零售業態到我們發展為食品、非食、生鮮等尤其加大了生鮮的投入力度。似乎有所提升,但從宏觀上來看還是呈下降趨勢。所以我覺得還遠遠不夠。我根據現有零售超市為例分享一下我設想的超市業態。
第一,要考慮實際經營成本。故而接下來的零售超市經營面積約450---1300平方米左右。人力資源根據銷售額占比分配。從而在當今高房屋成本下減少成本。
第二,多業態經營:1.食品、百貨超市(80--150平方米)例如:全家、7-11等。要求對商品的品類結構要精簡。2.生鮮專賣(100--500平方米)例如:百果園、雙匯精品店、蔬菜專賣、水產、日配、其他生鮮等。要求根據門店實際情況設立不同生鮮業態。專業人員做生鮮。3.時尚快餐(50--100平方米)例如:吉野家、池上便當等。要求時尚美味,簡單便利。4.時尚奶咖(50--100平方米)例如:星巴克加85°C(奶茶、咖啡、人氣糕點)要求質量口感要達到標準。5.園林花卉(30--50平方米)例如:百花館等精品園林花店。要求和專業花店一樣。6.時尚書吧(30--50平方米)多數以當下暢銷書籍和時尚雜志等。7.顧客休息體驗區(50--100平方米)
第三,完美結合。要把以上第二條提到的多業態完美有機結合。從設計動線、燈光色彩、裝修材質、人才激勵、客戶體驗、細節體現等多方面協作好。
第四,經營網點的布局及營銷戰略。以年輕白領及消費高聚集區的住宅商業區為主。逐漸分布門店網點。利用手機移動終端及網絡、媒體宣傳。從而實現B2B、B2C、O2O、B2B2C的深度融合及運用。
以上是基于現在消費者有錢、消費力大、消費觀念多元化等因素。從而大趨勢是我們的消費者有強大的消費力,消費周期快等,都說明我們的零售市場有大好前景。關鍵是我們零售人如何抓住消費者的心。只有抓住消費者的心才能做到消費者有錢了,營業額巨增了。
- 該帖于 2016/11/27 10:14: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