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麗日志”是來自臺灣“我的美麗日記”的保養面膜品牌。在中國內地分為“璀璨白金篇”和“自然鑰匙篇”等多個系列,致力為年輕女性提供豐富的面膜選擇。我的美麗日記自2004年創立開始,即秉著讓所有女生“每天都可以更美一點”的概念,推出各種平價、多變化,適合每天使用的面膜。
一.發展歷程
開架式面膜起家
2004年,臺灣統一藥品自創的開架面膜品牌“我的美麗日志”,通過《美麗俏佳人》,《女人我最大》等知名美容欄目及知名美容藝人,美妝達人的宣傳,迅速成為“第一面膜”,引爆臺灣,走向全球。
2011年,“我的美麗日記”以全新中文名“我的美麗日志”正式登陸中國大陸地區。
2013年號召千名品牌愛用者在同一時間一起敷面膜,創造“最多人同時敷面膜”的吉尼斯記錄。品牌官方旗艦店登陸天貓,當年雙十一熱銷面膜10萬片。品牌面膜全球熱銷2.3億片。
2014年6月25日,統一企業集團美麗事業版圖再展新氣象: 斥資上千萬元打造的全臺首家「美人塾1號」美妝旗艦店在統一阪急百貨臺北店5樓隆重開業。
截止2014年12月,官方微博粉絲突破185萬,天貓會員達45萬,實體通路,門店超過2500家。
二.人群屬性
20-29歲的年輕消費者為主
我的美麗日志的主力消費人群是20-29歲這個年齡段,占比高達55%,主要原因之一是這個年齡段的消費者深受美容電視節目和美容達人推薦的影響,而我們美麗日志就是通過這些渠道火起來的,所以這個年齡群體自然會成為品牌購買的主力軍。其次,品牌產品的價格適中,不會造成經濟能力方面的負擔,但較之一些小眾品牌,又有較好的口碑,所以銷量一直高居不下。目前品牌已經擁有了自己的固定消費群體,但是可以通過研發高端產品和大眾低價產品,來擴大品牌的目標人群,讓更多更廣的消費者接受。
三.聲量來源
電商平臺一枝獨秀,新媒體平臺需加強運營
我的美麗日志的聲量來源基本上都來自于電商平臺,其中京東商城的聲量最高,天貓商城和淘寶網緊隨其次。我的美麗日記在京東商城并沒有旗艦店,但是進駐了全球購,產品價格與品牌天貓商城旗艦店的價格基本一致,不過由于全球購的好口碑,有更多的消費者選擇在京東購買。品牌在天貓設有旗艦店,并且在屈臣氏旗艦店中也有品牌產品銷售,價格相同,消費者會根據自己的購物習慣喜好選擇商鋪購買。
而品牌在新媒體平臺的聲量較低,建議品牌要加強新媒體方面的運營,以便增加品牌曝光度和關注度;讓品牌與用戶粉絲之間有更多的互動平臺,多聽取用戶的反饋意見,更好的改善產品。
四.消費者評價
產品最受關注,評價卻最差
在所有話題中,用戶最關注品牌的是產品話題,但同時也是評價最差的話題,主要問題集中在皮膚過敏,效果一般,面膜小。說明品牌在產品的研發上還需改進,多進行產品試驗,盡量減少并避免用戶使用中產生刺激的感覺,更好的提高產品口碑。而面膜本身就屬于效果顯現較慢的產品,不可能使用幾次就有明顯的效果,所以效果這方面用戶還需堅持使用。另外還有用戶反應面膜小,這點品牌方需積極改進,要按照大眾臉型進行設計,不能為節省成本而影響了用戶使用體驗。
品牌產品受眾性高
關于我的美麗日志品牌話題的各屬性評價,用戶評價最高的是受眾。這主要因為品牌產品的系列全面,有關于各個功效分類的產品,品牌產品基本可以滿足不同用戶的各種需求,可以說品牌的受眾性很好。
目前我的美麗日志已熱銷16個國家和地區,累積銷量達230億片。這也足以說明品牌的受歡迎程度很高。在我的美麗日志進入大陸之前,該品牌已經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催生了不少臺灣代購;而借助屈臣氏渠道打開了大陸市場之后,我的美麗日志不僅很快為消費者所認知,品牌巔峰時期甚至在屈臣氏創造了年銷售額過3億元的成績。但是品牌若想更好的維護并提高品牌形象,最好還是設立自己的店鋪,可以更好的讓消費者擁有品牌記憶,獲取更廣泛的認知度。
渠道管理好,產品有保障
在渠道話題中,用戶對我的美麗日志的貨源評價最高,說明品牌對渠道管理的很好,并沒有出現假貨影響品牌口碑。這一點在品牌官網上就可以看到,明確展示了產品的官方銷售渠道,其中線下渠道有: 屈臣氏、大潤發、華潤萬家、北京優瑪特、上海7-ELEVEN、山東銀座,唐三彩。線上渠道有:天貓商城、京東商城,聚美優品、亞馬遜。另外在品牌百度百科中,設有專欄教用戶如何分辨假貨,大大減少了消費者購買到假貨的可能性,提高了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感,很好的維護了品牌形象。
五.結語
我的美麗日志在品牌成立12年后的今天仍擁有很高的銷量,說明品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但是品牌在大陸的銷售渠道仍不全面,并沒有自己的品牌專柜或店鋪,品牌可以考慮更全面的發展線下銷售,提高品牌的形象和認知度。并且產品作為品牌的根本所在,還是要更好的改善產品功效,提高產品口碑,讓產品的好口碑成為品牌的最佳宣傳方式。
數據來源:數說故事;百度指數
- 該帖于 2016/12/14 9:58: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