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阿里星球在新版軟件更新中提到,將于近期全面停止音樂服務,但會提供本地音樂導出教程,幫助用戶將已有音樂存到手機之中。據阿里星球方面透露,停止音樂服務是5月份時的既定計劃,在之前天天動聽升級阿里星球時,以有意將音樂服務隱藏較深,目的是讓用戶對阿里星球不反感的情況逐步選擇其他音樂平臺。
對于阿里星球即將全面停止聽歌功能徹底轉型成為音樂社區平臺,還是有一大部分天天動聽的忠實粉不理解的,天天動聽之前也有億級用戶,如今的阿里星球等于鳩占鵲巢式的徹底扼殺了天天動聽,雖然阿里星球嘗試將用戶轉移到旗下另一款音樂服務產品蝦米音樂上,但這種轉移用戶的方式意味著大量用戶的流失。
往回看一些,如果阿里音樂想做一款音樂社區產品,完全可以獨立在打造一個APP,或者選擇用戶粘性和音樂品質上更適合的蝦米音樂作為阿里星球的殼體,但阿里音樂卻選擇了用戶基數更大的天天動聽作為阿里星球殼體,當用戶升級天天動聽APP時,阿里星球可以在短時間內就擁有億級用戶,成為名副其實的最大音樂社區。
這么做弊端就是可能面臨用戶大量流失的問題,尤其是按照時間計劃阿里星球即將全面停止音樂服務,這是對阿里星球的一次大考,APP更新之后沉淀下來的用戶說明已經成為音樂社區的忠實用戶,若大量用戶轉移到其他QQ、酷狗、網易云音樂等其他音樂APP也會對阿里星球的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既然自高曉松上任阿里音樂懂事長之后就一直強調現在的音樂市場玩法不對,阿里音樂要嘗試新的玩法,這就需要付出一定的市場代價作為業務模式創新的風險成本。雖然說“不破不立”,阿里音樂當初計劃這樣改變也是做好了覺悟,但相應的市場風險很有可能讓阿里音樂變得半死不活,至少目前來看雖然搞出了阿里星球,但天天動聽已經被搞沒了。
阿里星球這款產品是高曉松任上時制定的市場策略,可如今愛搞綜藝的高曉松拍拍屁股換了個位子坐,把阿里音樂這個爛攤子留下不玩了,被派去擔任阿里文娛戰略委員會主席,去發動人脈為阿里大文娛開拓國際市場。剛上任時高曉松拿出要改變音樂產業的高姿態,現在事情做到一半卻撒手不管了,所以外界也不知道高曉松的職位調整是升職,還是被明升暗貶。
外界不好評價阿里星球究竟是成功還是失敗的產品,但阿里集團自身肯定還是有評判標準的。高曉松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并不諱言自己的經歷,“我從小最想當的職業就是門客,我最不愛負責任,當門客就不用負責任,當門客就隨便說。”從這一點上來看,管理工作崗位可能也不適合高曉松,腦子靈活的人總想多做點事,高曉松喜歡搞綜藝,又在國內和國際市場有不少關系,那阿里干脆直接給他個虛職,讓其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至于阿里星球的死活,那就是別人的事情了,高曉松已成為局外人了。
文/科技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