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件事情,真的很奇怪,中國近14億的人口在春運這個事情上真的犯難了,是智慧真的被掏空還是另有原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春運背后的邏輯和實質問題。
現在的新聞報道和消息都在傳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年的春運購票將是史上最難的一年,因為今年搶票基本采用了云計算技術,速率極快,瞬間票就會被搶一空。那么問題來了,既然這么難搶,票也買不到,干脆這個點別回家就行了,不就什么事都就沒有了嗎?
其實不然,之所以這個點上回家也是有很多原因的,具體來說主要是以下幾點:
靜安樂息。對于國人而言,一年年的忙碌,到年終也應該身體和心靈上有所休養,適當的給自己放個假緩沖緩沖,安樂調息,讓自己徹底從一年的繁忙中解脫出來輕松愉悅一下,當然這樣也是為了來年更好的規劃和工作。
思鄉省親。每逢佳節倍思親,春節已經成為中國人心中最渴望和最期盼的節日,作為在外拼搏的人們,由于現在的社會緊張節奏和科技變遷,現代人身心的煎熬,一年當中很難有時間回去看望家人,很多時間都忘卻了最深處家人心靈的呼喚。于是,春節就作為了國人寄托思念和表達恩情的重要時刻,加上一到春節期間,所有的公司,工廠,機構都會放假修整,所有人基本都會回家或不在上班的地方,孤獨也脅迫著國人不得不回家,兩者的融合和交雜就注定了春節更深層次的意味,回家,就是對家人的一種感恩和回報,是感情宣泄、表達和放松的重要時刻。
祈愿與慶祝。這些年春節漸漸的也被人們賦予了一種新年的祈愿和寄托的特殊情結,回去和家人,親屬一起跨年成為了最大的幸福。走親戚,給許久不得見的親屬,長輩在新年之際送上美好的祝福越來越成為一種很稀缺的精神財富。春節回家,也是中國原有的傳統文化,祛除一年舊年的災邪,未來年祈福。所以,春節回家是國人心中必不可少的愿望。
現在的春運為何頻頻被吐槽?春運漸漸成為國人心中的一道傷痕,而這道傷痕這幾年卻越來越深,越來越痛。
鐵路票一票難求。每到過年放假時,就會屢屢上演一票難求的場景。前些年,網絡技術不發達時,為了買一張回家過年的車票,人們是就在起早貪黑,放票前幾天就會在鐵路賣票處,排著長長的隊,有的人甚至卷著鋪蓋席地而睡,就是為了買一張回家過年的車票。這幾年,隨著中國國力漸強,技術改變了之前的買票環境,轉而成為電話訂票,網絡搶票,app搶票和各類瀏覽器的搶票軟件風聲水起,然而,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也出現了新的問題,搶票速度愈加快速造成了票務的更加緊缺,帶來的就是收費幫搶,肆意踐踏國人回家過年的智商和心靈。
飛機票乘火打劫。火車高鐵票既然很難買到,于是乎,很多經濟不錯的人士也就會選擇乘飛機回家,無獨有偶,一年當中幾乎很少漲價的飛機票價也是竄地高,再一次刷蒙了國人的眼睛,這不就是趁火打劫嗎?是商業的正確營銷之道還是道德上的缺失,這已經很難去爭辯,留下的只是干巴巴的眼睛看著機票渴望不可及的身影,飛機就成為了土豪可以坐的起的交通工具,當初說好的改善運輸環境和服務的企業使命,而今又何在?
水路航運僅限部分。許多人都知道中國都是一個內陸國家,但這并不能阻擋乘船回家的人們。可是話說回來,沿海身份,能夠用船力減輕運輸負擔的能力僅限局部,并不能有效緩解回家過年的運輸問題。
大巴運輸人數有限。當然,不可否認的是長途大巴擔任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可是這僅有的杯水車薪對于交通的擁擠,司機的駕駛經驗和長途的身體疲勞都是莫大的考驗,誰又會在高鐵,飛機,火車等影響的情況下去選擇長途大巴呢?
環境和天氣影響。不得不說的是,每年一到過年春節回家時,老天也會特殊的眷顧,不是暴雪就是冰冷,春運也會隨時根據天氣原因有所調整,在熱切期盼歸家的人們心中澆上一盆涼水,撲滅的是冰冷的運輸,卻難以阻擋回家的渴望。
黃牛泛濫和詐騙。每每遷徙大戲要開演時,如果缺少了黃牛這個重要的角色,那么所謂的春運也就沒有那么高的關注量,春運,主要群體為農民工,因為文化水平和信息技術掌握的有限,往往就成了犯罪分子,黃牛黨欺詐的對象,屢試不爽,上有政策下有絕招,形容黃牛黨絕不為過。
12306網站系統技術太爛、服務人員素質欠缺。如果說,以上很多都是你我無能為力的因素,那么至少有一點是可以努力一下就會有變化的,那就是鐵路局的服務人員水準,不得不吐槽和受人謾罵就是他們每年買票、退票、改簽、各項服務當中繃著的脾氣,很少有人能面帶微笑做好自己的本位工作,盡職盡責,更多的是應付和吵罵。也許由于全國地域和口音的原因,可能在溝通上會有一些障礙,正因為如此,服務才顯得至關重要,才會更讓國人對這些服務機構和官方刮目相看和滿懷感激。
摩托車大軍、順風車等回家艱難。你有的堵法,我有我的回法。票難買,那就隨我騎車回家,這幾年這道獨特的風景越來越亮眼,但是,停歇,吃飯,租房,騎行,這一路上的辛苦,有幾人懂得,家人的擔心又有幾人知曉。每逢佳節倍思親,擋不住歸家的心。
年年春運碎心間,朝朝改革盼人間。很多人會問,也就奇怪了,這么大的國家,已經算發達的技術,難道真就對此沒有辦法和解決之道嗎,還是另有說法。那么就讓我們來看看你不知道的春運背后都有哪些邏輯和事實。
人口眾多,扎堆回家。眾所周知,中國是擁有世界上五分之一近14億人的人口大國,人口基數的龐大對于春運而言是非常大的一個考驗和難題。如果再加上時間統一在一個階段,大家齊聚來回家又是難上加難,想要解決時間分散數量單一的運輸問題,也許就好辦,可是如果遇上數量集聚時間統一的問題,就需要政府和國家智囊好好研究一番了。
個人信譽。單獨拿國人而言,現在按發達國家對比來看,中國人現在有些畸形發展,往往是經濟愈加發達,人文素質也會相應提高,但放到現在的國人跟前來看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國人現在對于契約精神是有很大缺失的,隨時都可以反悔,體現到買票上來說,就可以看出,買了隨時想退就退,想賣就賣,完全是根據個人的主觀變動而變化,當然就會有很多人說,難道自己還能沒有點自由,其實我們對此不想爭辯,只是站在合約或者說契約的觀點上來說,這就是一種信任缺失。也許由于你的行為會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后果,比如你搶了別人就沒了,官方就要多加票務和乘次,進而又會反饋給國家政策等等,也許自己會說,就算自己不這樣做,別人也會,但是話說回來,如果你沒有這樣做,是不是就會少了這樣一種概率,我們的生活境遇是不是也會變好。
網絡安全與軟件信息技術。現代的競爭是人才與技術的競爭,誰在人才與技術上掌握先機,誰就有可能引領下個時代的發展。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國家信息技術和企業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但不得不說,近年來的網絡安全已經上升到國家高度,春運也不能例外。買票就意味著交易,交易肯定會牽扯自己的金融和身份、手機等信息,搶票軟件、插件屢出不群,這當中就會就很多的不安全因素隱含其中,一招損,滿盤皆輸就會因此而來。
基礎交通設施。這些年,國人很有自豪感的就是交通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其實這些都是看得見的,但有一點需要說明,我們做的還是不夠,還需要繼續提升,應該在資源配比、平衡方面、地域等方面優化和改進,基礎設施方面做的不好唯一一點證明就是城市交通堵塞,鄉村交通欠發達,這些不都是前期沒有規劃好的有力例證嗎?
政府公共服務機構的協作機制與監督制度。春運,考驗不僅僅是運輸,更是國人素質和政府機構服務另外一層考驗。很多人以為,運輸就是鐵路或航空部門的事情,跟其他部門沒有多大關系,其實不然,真正發達和諧小康的社會應該是共同協作有所擔當和貼心服務的社會,買票是運輸系統和信息系統的責任,人身財產安全應該是銀行、公安等部門機構的責任,暖心和福利就應該是民政等部門系統擔任的責任,利益黑鏈等檢查機構就應該有所擔當,若想獲得老百姓稱贊和滿意,就應該統籌協調,共同協作制定好的制度貼心服務大眾,才會贏得掌聲。
一場被焦急與謾罵所裹挾的大遷徙----春運,留給我們反思的不止是鐵路系統,應該還有更多,具體怎么做,是否會有所變化,讓我們期目以待…。
嘗試從不同視角和邏輯來思考問題是我的追求,試圖去揭開和展示每一種事件和產品背后的本質是我的的目標,我始終如一。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作唯一結論。本文所有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若需轉載,請與微信公眾號“飛企電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