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崗位的要求
不講理論,直接看企業需求。打開某著名不匹配的互聯網招聘網站,下邊是隨便找的兩個崗位:
我們主要看一看職位描述:
媒體渠道的開拓與維護——微信、微博、社區等……可以這么理解,只要與公司有關系的,會寫到文字的地方都需要。
1、公眾號運營、推廣/網站維護——微信需要你自己寫文案,自己選擇角度切入,然后發布,并且持續更新。網站也一樣,需要更新內容,而不是同一個頁面一直不變。
2、分析數據并反饋——你發布一個內容后需要數據回收。
可能你已經發現了,兩個不同職位要求的技能其實是類似的。其他職位要求也是大同小異的(除了純粹的SEO、SEM之類)。下面就看看對應的需要掌握哪些技能。
Part 2
需要掌握的技能
1文案能力
制作一個用于推廣的內容,形式無非3種:文字、圖片、視頻,目前50%以上的內容形式為文字,包括圖片和視頻,里面也都涉及到文案能力。好文案需要足夠了解自己的產品,同時足夠了解用戶需求。
現在的渠道這么多,電視、廣告牌和手機推送的消息等等,各種消息滿天飛的時代,不把話說到用戶心坎里別人是不會買單的。所以營銷必備技能之一就是文案,這需要你足夠了解自己的產品和用戶,才能知道怎么去打動用戶。
這是一個同學做的當天晚上要在微信群和朋友圈發送的海報。
我們看到圖中,他的大標題是:尋人啟事,是寫給“中獎者”的,還寫了地點、時間、組委會,我看到這個海報我整個人都懵了。這個海報制作者起的這個“尋人啟事”的這個標題他一定覺得特有創意特棒,但是,請問什么叫尋人啟事呢,我看到這個標題我真的以為是一個找人的海報呢。
原來是一個活動,你既然說有活動,你在尋找中獎者,那到底是什么獎品呢?這個海報到底是要干嘛?完全看不出這個海報的重點在哪里,到底寫給誰的,如果有好處,好處是什么,這就是典型的自嗨。覺得自己寫出來一個好文案,應該怎么做呢?你不知道你的目標用戶最需要什么,就去做用戶調查,你知道大家看中展位的黃金位置還是怎樣,或者你把事兒說明白,這是干嘛的,適合誰。
來看這是一個“說人話”的典型代表:
明確的用戶——老鄉 ,方法(產品)——參加紅軍,解決核心需求——分到土地。
同樣一個標題,好文案與壞文案,點擊率會相差幾百倍。同樣一個廣告,好文案與壞文案,獲得的利潤可能相差數百萬。
一個營銷工作者必須能明確的說出:產品是什么?為誰?解決什么問題?如果這些問題答不上來,意味著你在宣傳中不能清晰的描述產品,你不知道目標用戶的痛點是什么,就不能制作出能打動他們的內容。這些問題都清楚的知道之后,才能看人群活躍在什么渠道,以及我們怎么來制作營銷內容。
文案學習有:培養文案思維、標題怎么寫、短文案怎么寫、銷售頁怎么寫、軟文怎么寫等等。
2新媒體運營
營銷的意圖是什么?就是想盡各種辦法讓人了解、關注我的產品。到了微博、微信時代,更多了傳播擴散這方面。簡單來說就是:想盡各種辦法讓你幫我吆喝。可以這么說,任何營銷行為,都是“引誘關注”、“引誘分享”。差別在于,有的做得趣味十足,有的則顯得有點趕鴨子上架。
微博微信聚攏的是主流的互聯網人群,消費能力強,樂于做分享和吐槽,是很好的獲取種子用戶的渠道。同時也是企業產品和用戶溝通的渠道,我們發布內容,要通過社交渠道去傳播。這就涉及到你怎么設定你的社交渠道的角色、功能?怎么為用戶提供價值?如何讓用戶樂意為你傳播?
假如老板讓你給公司做一個微信號,該從何開始?你不知道微信號怎么定位,才會有這樣的疑問。千萬別立刻就開始寫文章,先想清楚,你是需要一個一天一篇的訂閱號,還是需要一個一周一篇,但是功能更多的服務號。你的微信號要達到什么目的?是做客戶管理還是作為一個媒體。
比如,不能直接從微信獲利,做個服務號。可能真的沒什么可每天發的內容,做個訂閱號沒什么用,還有可能淹沒在訂閱號的心靈雞湯里,怎么辦?做個服務號,每周推送一篇對用戶有幫助的文章,同時利用微信后臺,開發一些基礎的功能,方便用戶使用你們的產品。
可以用微信直接獲利,就做個訂閱號,當做廣告牌。如果你的產品能在微信上直接獲利,那么你可以做一個微信訂閱號,每天推送優質的文章,因為用戶看過了這篇文章,認可了你的理念,就會購買。有些公司,可能做的生意可以直接在微信上獲利,奈何實在沒什么可寫的。這時還是乖乖做個服務號吧,一周發一次,而且發送的時候有提醒,這樣才能保證閱讀質量。
新媒體學習有:定位微博、微信,如何運營、引流,如何保持活躍度,如何做活動等,這個最好是馬上動手去做。
3數據分析
你知道嗎,微信這種價值幾十億美元的產品,他們的產品經理也許還沒有你聰明。但是他們卻將數據分析的思想運用到了極致。每一個產品頁面,都有詳細的監測,如果某一個環節的用戶流失嚴重,就會立刻修改這個環節。
每次修改,都嚴格采用灰度測試的方法,先推送給5%的用戶,觀察數據反饋,如果流失率下降了,才大面積推送更新。做廣告時,先針對不同人群,分別做很多版本,測試轉化效果,篩選出效果最好的廣告。
好功能和好廣告,都不是創意大神們的靈光一閃,而是用數據分析的思維,一步步測算出來的。想知道什么樣的內容最受歡迎,數據永遠比直覺靠譜,營銷工作從始至終都需要根據數據反饋來調整。數據會指導我們怎樣調整產品和營銷內容。
這就需要你知道怎么使用GA(google analytics)了。GA是為網站提供的數據統計服務。可以對目標網站進行訪問數據統計和分析,并提供多種參數。
可以幫你監測廣告效果,找到流量最多的來源渠道,測試不同版本的推廣內容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數據分析是一種思維方式。20年前,谷歌還沒有成立,自然沒有GA。那么公司就不做數據分析了嗎?顯然不是。比如這位同學,他想知道傳單的效果,去翻垃圾桶。總共發了900多張,垃圾桶里發現了850張。也就是說只有50人保留了傳單,他調整內容之后再去測試,最后獲得了很好的效果。
你需要有數據分析的思維能力,不要被數字綁架。比如微信是不能用GA來監測流量來源的,但你可以設置不同的轉化路徑,比如引流到QQ群。你可以查看有多少人加了群,有多少人咨詢。從中你可以知道有多少人轉化為了你的付費用戶。整個過程中都不必使用工具,也可以做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學習有:數據分析思維能力,如何使用google analytics或百度統計等。
4工具使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用各種工具可以加快你的營銷進度,節約很多時間。
很多人因為不知道一些工具,在制作內容上浪費了很多時間。比如制作“銷售頁”、“逗比的圖文內容”、“EDM營銷郵件”、“H5的微信海報頁面”這些全部都有現成的工具可以使用,學習這些工具后工作能事倍功半,可以有針對性的學習。
9種工作中常用的,能夠提高效率的工具,他們分別是:
1、Mailchimp:不用寫代碼,輕松做出好看的郵件模板,大公司都用它。
2、Prezi:比PPT炫100倍的演示工具,逼格滿滿。
3、暴走編輯器:大量素材,幫你快速制作出搞笑的推廣圖片。
4、Strikingly:制作網頁的神奇工具,內建十幾個漂亮模板,你只需要負責點鼠標,一個漂亮的網站自己就會出來了。
5、初頁:制作微信H5海報的神器。不用寫代碼,也能做出好看的H5頁面。
6、麥客CRM:好用的表單工具,可以幫你快速做出購買填單、用戶調查。
7、Tower:團隊協作的進度管理軟件,方便掌握每個人的工作情況,特別適合在家辦公的團隊。
8、墨刀:簡單的APP原型圖設計工具,里面有很多模板和組件,讓你輕松做出APP的原型圖。
9、POP:配合墨刀,可以讓你的原型圖像真的APP一樣在手機上動起來 。
用strikingly制作網站,傻瓜式操作,比外包做的網站還好看:
用Mailchimp制作郵件,分分鐘組合出來一個有逼格的營銷郵件:
5廣告投放
我們做好一個營銷內容之后,要先測試效果,得到市場反饋。把用戶喜歡的內容投入到效果好的渠道里,這樣才能使效果最大化。我們需要清楚地知道,哪個內容用戶更喜歡,他們愿意分享哪個內容,這個內容能幫我帶來多少二次傳播,帶來多少銷售轉化,在內容投放測試初期,需要多準備幾個版本的內容,迅速得到用戶反饋,這個就需要我們有廣告投放能力。
例如,微博的推廣內容,就需要從幾個版本中篩選出來。發布三個版本,發現其中一個版本的數據很好,那么我們就可以確定我們可以把更多錢投到這個版本。我們會把制作好的文字內容,花費同樣的價格,去投放到微博,比如每個廣告的費用上限設置為200元,一天后看數據結果,發現某一個版本的內容大家最喜歡,然后我們才會加大投入,放心的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
如果你只做了一個內容,你不知道到底是內容制作角度切入不好,也不知道是不是投放維度不好。這其中有很多組合變量,需要做很多測試。你發現效果平平,還沒挖到水就放棄了,就去挖下一口井了。兩種營銷方式,你覺得哪一種更好呢。就算是一個渠道的一個形式,它仍有許多的變量和細分的維度。這些工作要做到做夠的細致才有效果。
這是京東的廣告,各種形式都有,如果你的產品做廣該用什么渠道呢?顯然不能一開始就做品牌廣告,更不可能一開始什么渠道都做。推廣渠道的使用分為3個階段,萌芽期、發展期和成熟期。產品剛剛上線,必須快速驗證生意模型。這就需要快速鋪宣傳渠道,目的是篩選出能快速篩選出來能帶來有效流量的渠道。產品發展期不應該盲目追求推廣渠道的數量,要把推廣渠道的流量挖掘方式做透。成熟期不僅要在某一個渠道做專精,還要拓展更多渠道,前提是每一個都要做得足夠細。你看到的一個產品做了20個渠道,那么它很可能已經測試過100個渠道了。
廣告學習有:怎么去做AB測試,怎么做投放策略等
6營銷思維
正確的營銷思維是成功營銷的重中之重。
營銷,就是把你的產品,通過產品目標用戶所在的渠道,用目標用戶喜歡的內容形式,告訴給需要這個產品的人。很多人會問,微信號怎么增粉。我只能這么回答——刷粉。但學習互聯網營銷的應該要知道,你要的不是單純的粉絲數,而是有效流量。是能持續購買、使用并分享產品的人,而不是被發紅包吸引來的人,他們只是為了紅包而來,對業務沒有幫助。
很多人看到一些經典的營銷案例,就認為營銷效果的好壞完全取決于創意。自然而然地去模仿或者在憋創意。他們沒有想到,這個廣告的成功并不是因為靈光一現,而是經過無數次調整的結果。你只看到了一次成功的案例,營銷背后的邏輯卻是看不到的。
正確營銷方法必經的5個環節有:用戶調查、內容制作、投放渠道、數據反饋、調整優化。然而大多數人錯誤的把70%的時間花在了內容制作上。一味地憋創意,每天都在想怎么制作內容。這些內容在制作之前并沒有經過調查,制作之后沒有經過數據反饋,所以導致了調整沒有依據,最終營銷效果不理想。
比如,你沒有營銷思維的話,很可能會犯這樣的錯誤:
做營銷沒有設置營銷目標和轉化流程
這是做營銷最重要、也是一開始就必須明確的事情。如果你的目的設置為給企業帶來轉化,那么你的每一個細分的工作,就都會朝著這么目標而努力,那你還會去做發紅包這樣花錢不討好的事情嗎,顯然不會。如果僅僅把KPI定成:在某一個宣傳周期內,帶來1萬個流量,那營銷人員當然會去做抽獎發紅包這樣的工作,因為這些活動關注的人多,能完成KPI,到底多少是有效流量營銷人員不管,這樣營銷工作就和產品本身斷裂了,從一開始目標就錯了,當然不會有效果。
正確的營銷思維是指導營銷成功的關鍵,當然也會是成功入職的關鍵,面試面的就是你的思維。
總結,你需要掌握的能力有:
1、文案
2、微信、微博運營
3、數據分析
4、掌握營銷工具
5、廣告投放能力
6、營銷思維
產品、市場、運營協同工作:
最后說一下,好的營銷是:產品、運營、市場推廣三位一體的事情。沒有好的產品和運營,營銷就“無話可說”。有個說法是“就算產品是渣也要把它賣出去”,如果這么做就是忽悠,經不起時間和用戶的考驗。而正確的推廣,會收到很多用戶的反饋,對產品迭代,運營方式的優化都會有促進作用。
本文轉載自“創意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