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商品和服務的重要性爭論,在很早的時候就進行過,但是各執一詞。今天經濟形勢持續低下,電商的沖擊持續加強,實體店在嚴寒中瑟瑟發抖,艱難的茍且偷生,如何在殘酷的競爭中生存下來,變得特別重要,如何提升門店的經營水平吸引客流變得特別重要,因此今天我們再次分析一下在商品和服務之間到底誰更重要?
首先看一下重視服務的門店。這類老板極端重視門店的服務水平,要求員工把服務做到極致,讓每一個購物的或者路過的顧客都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他們認為在競爭中商品的差異性比服務的差異性體現的慢,服務的差異性更容易短、平、快的體現,同時商品的差異性需要相對專業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實現,而服務水平的提升要相對簡單,在這樣的前提下,門店不遺余力的進行服務投資,以期提升門店業績。在地方性企業中,能做到這一點的門店生意都還不錯。
其次看一下重視商品的門店。這類門店在現實中比較少,因為商品的結構組成貌似簡單,聽著容易,但是真正能夠做好的極少,包括全國知名的大型連鎖企業。用商品來吸引顧客,不光需要強大的采購能力支撐,更需要在人員和商品管理上精耕細作,掌舵人必須要有扎實的商品管理經驗和前衛的零售思想,能從復雜的數據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能根據商圈需求及時調整商品組合,畢竟顧客來你的門店不是為聊天和享受,是為商品需求而來,但是這類門店是目前最少的。
最后看一下同樣重視商品和服務的門店。這類門店的老板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喜歡學習,并且具有很強的改革欲望,對學到的東西會立即付諸實施。經常東南西北的考察和學習,跟不同的老師、教授溝通經驗,分享心得,并且在自己的門店不斷地進行調整嘗試:商品的、人員的、服務的、架構的等等。這類的門店看似經常注入新鮮的血液,改革進行的大刀闊斧,但是一般收效甚微,甚至會倒退,但是這類門店是目前市場占比最高的一類門店。
面對2017年活著才是王道!寒風依然在吹,經濟在持續下行,在對待商品和服務的問題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認識不同決定經營方向不同,真心希望大家能夠熬得過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