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面簡單理解,新零售就是創新零售形態,要預估未來可能出現的新零售,可以從曾經出現過的新零售入手,研究他們是如何出現的,規律是什么,這些規律一定也適合未來的新零售。
幾乎所有的零售業態曾經都是新零售,它們在不同時期出現和發展,比如沃爾瑪,大潤發,阿里,ZARA,名創優品,銀泰、拉夏貝爾等,他們為什么出現,為什么成功,有何規律,思創理德總結以下幾條原理。
一、新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是零售變革最大推動力
“新技術的應用和普及是零售變革最大推動力”這個論點無須分析解讀,沃爾瑪和蘇寧等連鎖業態是建立在數據庫信息技術之上,淘寶等電商建立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之上,滴滴打車和餓了么建立在智能手機移動互聯網基礎之上,拉夏貝爾和銀泰等服裝實體門店建立在服裝RFID技術應用之上,相應技術普及程度是對應新零售業態的必要條件。
二、越是大機會,越出現在技術普及早期
當每個技術(時代)出現并且普及過程中,越是影響力大的顛覆創新,越發生在早期,比如移動互聯網普及過程中,滴滴率先啟動,然后是餓了么。淘寶和亞馬遜也是在互聯網普及早期就出現。大數據平臺剛進入實質性應用階段的時候,摩拜共享單車出現了,然后是OFO、小鳴和優拜等涌現了。
顛覆性零售商業模式一般都比較簡單,當新技術出現后,很多人都能看到新零售的機會,滴滴、淘寶、亞馬遜初期競爭對手并不少,新技術普及后期,要發展出類似淘寶這樣影響力的新零售模式很難。
三、顛覆新零售業態出現后,逐步出現相對較小的新零售業態
顛覆式大影響力大的新零售出現在新技術普及早期,新技術普及后期,也會出現一些影響力相對較小的新零售模式機會,比如在淘寶和亞馬遜攻城略地期間,還出現了唯品會,蘇寧農村服務站,美團,拼多多,蜜芽等各種模式。
早期新零售改變消費者,教育消費者習慣線上購物,唯品會這樣的服裝閃購平臺就有了足夠的顧客基礎,現在一些服裝品牌專門為唯品會開發商品,這些服裝品牌的策略是同樣的服裝在不同平臺折扣力度不同,其它平臺的高價給唯品會平臺折扣背書,從這個角度看,唯品會已經不是單純的折扣尾貨平臺了。
四、新零售的出現,帶來舊零售的改變,改變是機會
新零售改變了線下傳統零售格局,曾經在鄉鎮市場個體電器店是主流電器渠道,現在蘇寧易購服務站正在快速占領這塊市場,通過與互聯網結合,提高門店經營品項范圍和銷售額,不僅是電器和數碼,還把牛奶、紙品、糧油、百貨等快消商品和時尚商品也銷售到農村市場,通過服務站門店推廣和送貨,節省了線上平臺推廣和物流成本,提升了門店盈利能力,把以前不可行的商業模式走通,這都是靠和互聯網結合的功效,蘇寧易購服務站僅一年時間就發展一千多家門店,并且增速越來越快。
因為互聯網普及的推動,蘇寧從一家零售商發展成商業(線上線下)、物流(支持零售也對外服務)、金融(易付寶起始于蘇寧易購)、文體娛樂(PPTV是引流器,收購足球俱樂部提升大眾對蘇寧認知度)、商業地產(蘇寧云店,蘇寧商業廣場等)組合的集團。
還有因為互聯網電商的推動,大賣場大量關閉,便利店這類小型業態得到發展機會,超市更注重生鮮和體驗,這些都是新零售改變舊零售的案例。
五、新零售的大機會是更好滿足某場景購物需求
大的新零售機會,通常是更好滿足某種購物場景,比如便利店滿足便利購物需求,大賣場滿足一站式購物需求。而淘寶由于具有展示空間無限,郵費較低的特點,更好的滿足了長尾購物需求,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長尾購物很難滿足,消費者經常找不到需要的商品,而淘寶完美的解決了長尾購物需求,淘寶上能找到幾乎任何商品,類似淘寶這樣創造新需求的新零售業態,對促進消費有更強的效果。上文舉例的蘇寧易購服務站也是同樣原理,在鄉鎮市場創造出新需求。例如現在服裝實體門店安裝導購RFID魔鏡,可以把帶有RFID標簽的衣服拿到魔鏡前面,就可以自動識別出該服裝的所有信息,還推薦該服裝的相關搭配,放進購物車快速結算付款,還可以在魔鏡屏上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個人的微信朋友圈。商家還可以通過運用門店服裝RFID技術,為門店運營和倉庫的消化管理方面提供最有效的市場數據。
六、同業態不同形式,滿足消費者不同側重需求
很多產品是通過功能細分擴大SKU數量,比如洗發水有不同功效,不同規格、針對不同性別,不同包裝等細分方法。新零售業態也同樣如此,都是便利店,可以分為個體超市,社區店、干道店、校園店。超市也可以有沃爾瑪、好市多、阿爾迪、BHG等不同形式,他們各自滿足側重需求不同,沃爾瑪滿足大眾一站式購物需求,好市多滿足會員精選品購物,阿爾迪滿足高性價比購物,BHG滿足高端體驗購物。線下服裝實體店也可以有馬云的“就試*試衣間”滿足女孩子的愛分享多樂趣心理、銀泰購物中心的EAS+RFID+導購魔鏡的服裝RFID管理技術滿足人與科技的互動體驗。。。
在物聯網的新技術發展下,零售行業將開啟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