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造前現場實景
于2015年底建成試業,斥巨資打造的常州天鵝湖音樂小鎮旨在成為全城文藝消費聚集地,然而卻收效甚微,文藝氛圍和人們的消費熱情似乎仍未被激活。
經過詳細的現場勘查,空間印象的項目團隊為本案把脈診斷,發現問題癥結在于三點:
既然直擊痛處,那么就要對癥下藥了。策略師、規劃師、品牌師、設計師互相協同工作,超越簡單和割裂,專項專攻又統一高效,為天鵝湖音樂小鎮進行商業氛圍營造一體化設計。
接下來看看空間印象開了一張什么樣的“處方”吧…
A. 品牌定位及業態配置
處方1:合理的商業定位及業態規劃
通過對商業市場發展研究以及對項目所在區位地位、物業發展、潛在消費者、目標消費群、項目商圈格局進行分析,我們把天鵝湖音樂小鎮定位為:
國內首個音樂主題互動式休閑聚落
——全客群、全天候、全生態、全業態
功能規劃及業態建議:
1、品牌休閑組團
具有良好展示形象及人流帶動作用的休閑業態品牌主力店商家為主,星巴克、COSTA等
2、音樂體驗組團
音樂培訓、樂器體驗店、聽音樂的水果、聽音樂的牛排等音樂主題相關的餐飲、教育、零售、休閑業態
3、創意文化組團
文創餐廳、創意零售、創意酒吧、文藝清吧、書吧、音樂吧等
4、社交互動組團
影院、4D劇場、VR體驗、桌游、健身休閑、輕餐飲等
以原創音樂品牌做為本項目業態亮點,達到
傳統業態音樂化
音樂業態主題化
全場景音樂化
處方2: 品牌形象系統創建
項目目前整體品牌形象系統是針對項目整體進行的設計,商業部分尚未有獨立的品牌形象系統,需要根據項目定位進行設計。
▼ 品牌調性
▼ 品牌形象VI
處方3: 各廣場、街道主題定位
項目原有的廣場和街道在規劃時未進行品牌化設計,我們結合商業定位及現有業態明確各廣場、街道主題定位及命名,根據主題進行裝飾美陳綠化設計。
從定位——音樂主題休閑聚落來說有著豐富的故事載體,同時一載體一設計,從建筑到景觀到美陳和平面一體化設計。
B.按流線進行一體化設計
處方4: 優化動線設計
項目由多個裙樓組團組成,組團之間形成了多條街道動線,由于街區皆為室外動線,且缺乏防風擋雨設計,在冬季及雨季,人流難以在室外行走。
我們封閉北部部分出入口,減少冬季街區風量,部分街區采用玻璃頂棚的形式進行半封閉;增加部分構筑物,作為街區景觀的同時提供遮陽擋雨的功能。
處方5:增加垂直動線設計
項目街區商鋪多為二層商鋪、部分三層,但缺少扶梯、垂直梯等人流引入手段,僅依靠一拖二、一拖三的銷售招商模式導致部分業態難以進入和經營。
于是我們在改造中增加步梯、手扶電梯、觀光梯、商業連廊、外廊,強化二至三層商業動線,并增加二三層的美陳景觀廣告位等趣味性構造物,引導人流向上探索。
處方6:加強人流節點功能層次規劃
項目在入口及動線交匯處形成了四處人流節點,為項目四個主要廣場。廣場未對各自所處的節點功能進行針對性設計,未達到人流引入、集聚、分流的作用。
于是,我們通過不同定位的廣場、街道的氛圍營造加強主要節點的匯聚人流功能——
1、主入口廣場 -- 天鵝湖廣場、高山流水廣場
目標——【看得見、進得來】
入口廣場是項目的主要展示面,彰顯“音樂小鎮”的文化特色,打造項目精神堡壘,并輔以大量氛圍營造美陳景觀,提高視覺吸引力,強化入口感,吸引過往人群進入進入。
▼ 高山流水廣場模型圖
▼ 天鵝湖、天籟街模型圖
2、活動廣場 -- 知音廣場
目標——【留得住、玩得嗨】
作為項目音樂節、主題活動、明星見面、促銷等活動主要舉辦場所,具備舞臺及一定半封閉半開放的活動空間,成為人們來到本項目的一個目的。
▼ 知音廣場、知音街模型圖
3、中心廣場 -- 星光廣場
目標——【停得下、逛得開】
作為項目中心廣場,是項目主次動線交匯處,承接項目人群集聚分流的功能,增加休閑座椅、趣味美陳、地面導視等設計,讓人們愿意停下來聚集,到想去的場所去。
4、親子廣場 – 歡樂頌廣場
以兒童業態為主的廣場、街道,讓孩子在濃濃的音樂氛圍中快樂游玩。
▼ 歡樂頌廣場模型圖
▼ 愛樂街模型圖
項目檔案
項目地址:江蘇,常州
項目面積:140000m2
服務范圍:定位策略+品牌形象創建+商業氛圍營造+外立面設計+景觀設計
項目類型:商業氛圍營造/商業街改造設計
改造設計:上海空間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