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簡報”中,已經為大家預告了一家即將在K11 B2層開業的新咖啡店——LITTLE BEAN。
該品牌的首店在浦東,并未開在主流商場,擁有雙層空間,走極簡風,由一家墨爾本設計公司打造,K11將會是LITTLE BEAN進駐到主流購物中心的第一家店,該位置的前身,是如今已經遍地開花的SeeSaw。
優秀的品牌終究需要商場提供更廣闊的平臺,而優質的商場,也需要挖掘、培養市場上有潛質的新品牌,這樣的合作也就顯得順理成章。
之前做過一篇K11圍板設計的主題內容:
本文,依舊以圍板為主題進行圖報,因為這回,品牌甚至把圍板設計做成了一個“咖啡博物館”,當然,我覺得說博物館有些夸大,但說是一個展,名正言順。
對于商場而言,這樣一個四方形的中島位,要進行一個多月的全封閉圍板裝修,最需要解決兩個問題,1.后區柜臺的引流;2.閉塞感
對于第一個問題,從上圖能看到,通道最顯眼處斜角設有“品牌正常營業”的標識,直接面對該樓層的主要客流方向之一——地鐵站出入口,并盡可能地方便讓各個方向行經的消費者看到。
而更重要的,還是圍板設計是否足夠有趣,以至于消費者對其本身都產生興趣,從而通過畫面不自覺地形成客流,因此,“咖啡博物館”的設計理念也就應運而生。
如果說之前介紹的K11圍板專題,是不同品牌爭相斗艷的組合拳,那這次則是LITTLE BEAN的一枝獨秀,整個柜臺的四個面,都做了精心設計。
其中之一,用圖文并茂、中英結合的方式,介紹了咖啡生豆、咖啡豆以及咖啡粉的故事,整個呈現方式就如同小型展覽,其中的文字情懷感更多一些,體現出品牌講故事的能力。
另一側,則是咖啡口味的互動普及,首先需要找到自己喜歡的咖啡產區,然后利用相應的毛線,在該產區的“口味地圖”上勾選,最后編織出自己有可能獨一無二的口味圖,如有疑問,可咨詢現場的工作人員。
這也是亮點之一,品牌竟然為一個圍板特地安排了一位工作人員,彰顯對消費者的重視。這實則咖啡口味普及展,互動的形式得以讓用戶生成內容,深度的參與感讓消費者絕不僅是掌握咖啡知識那么簡單,經過多種感官體驗,你一定不會忘記這個品牌。
圍板的另外兩側,營銷的職能更大一些。
其中之一,領取卡片,集齊貼紙,開業當天可獲得免費咖啡一杯,使得開業促銷有了一個月的提前量,從現場卡片已被領完的情況來看,活動參與度不錯,不知道屆時轉化率怎樣,不過這種經過參與后獲取的“免費”,一般轉化率都會更高,況且又是在K11這樣的人氣商場。
最后一側,則是稍微正統的COMING SOON……以及品牌故事,關注品牌微信號,就能獲得10元抵用券。
從微信卡券中也能看到,該店計劃將于3月28日開業,希望能夠如期,并帶給我們如同其圍板設計一般的不同體驗。
很難界定這是一篇品牌推薦文還是屬于營銷案例文。相信店鋪開業后,會有眾多商場對該品牌趨之若鶩,而我也希望能夠盡早讓大家認識到它。
而該品牌對于圍板的匠心設計,一方面當然是商場的高要求所致,同時,品牌如果沒有“故事”或是講故事的能力,也很難產出這樣的“作品”。
品牌本身把施工期定義成為期一個月的“咖啡博物館”,而作為商業評論而言,這終究還是一個圍板設計案例,只是它為我們所有的商場和品牌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以及對于各種細節精益求精的態度。
(感謝夏可可提供本文圖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