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報道,歷經春節檔競爭之后,淘票票已反超貓眼,正式登頂。
來自第三方數據公司Quest Mobile最新數據顯示,經過春節檔的激烈競爭,2月份淘票票App在每周活躍用戶、日均活躍用戶、新用戶安裝、下載用戶等多個關鍵指標上反超了貓眼電影App。根據Quest Mobile數據,2017年1月30日至2月5日,淘票票日均活躍用戶以62.6萬首次反超貓眼電影App的59.32萬,并在接下來的一周里,以周活躍用戶180.05萬首次登頂,領先貓眼電影App的172.58萬。
在體現新增用戶的新安裝用戶數和下載用戶數兩項指標上,淘票票App在2月6日至12日,分別達到了23.2萬和26.86萬,較貓眼電影App的13.9萬和16.11萬高出不少。
雖然市場占有率方面,貓眼電影的第一地位暫時得以保留,但優勢已所剩無幾。根據比達咨詢近日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春節檔在線電影票市場監測報告》中顯示,在剛剛過去的雞年正月,貓眼電影以29.6%排行第一,微影時代取得26.3%市場份額,位列第二;淘票票則以24.6%的市場份額位列第三。
這個春節檔貓眼電影出了大問題,發行策略的失敗讓貓眼電影的巨額票補打了折扣,《西游伏妖篇》票房不及預期,公眾印象中十億票房起的《大鬧天竺》最終票房口碑雙雙折戟,這一次命運并未站在貓眼電影這一邊,而淘票票則憑借《功夫瑜伽》和《乘風破浪》成功挽回局面,再度成為贏家。
因此,衰落比預想得來得更早一些,貓眼電影的領跑優勢已經全面喪失,傳聞春節一戰用掉了貓眼電影接近全年七成以上的預算,未來大舉發力的可能性已經不復存在。光線傳媒會為貓眼電影繼續輸血嗎?可能性有限。
據坊間傳聞,《大鬧天竺》存在利益傳送的可能,確保上市公司光線傳媒有穩定利益,以業績驅動股價提升。一般來說,上市的影視公司對自身電影項目沒有信心的情況下,為了避免低迷的票房對股價造成影響,會通過看似獨立的第三方公司,用資金騰挪的方式完成自我保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年前發生在快鹿集團的《葉問3》項目。或許光線對于貓眼的營銷發行能力也是持懷疑態度的。
淘票票母公司阿里影業近期發布的公告顯示,2016年在淘票票的市場推廣投入達到10億元,重金換市場的策略開始見效。阿里影業表示未來仍要投入資源,進一步提升淘票票的市場地位。在母公司阿里影業以及阿里巴巴大文娛集團的支持下,貓眼電影的領先地位已是岌岌可危。
因此,可以預見,暑期檔之前,市場格局將發生巨大變化,一旦淘票票登頂,貓眼電影的商業價值將大打折扣。對于貓眼電影來說,出路只有兩條。其一,盡快完成新一輪的融資,有充足的資金加入票補大戰,以守為攻,抵消淘票票的這一輪強攻猛打,留出足夠元氣等待新一輪的市場變革,然而這種機會過于渺茫,畢竟從2015年起貓眼電影的融資之路就從未成功過,與光線接手之后,又因為喪失了獨立性而在影片合作方面大打折扣,進一步削減了行業價值。其二,抱團取暖,與微影時代或者百度糯米形成戰略聯盟乃至直接合并,進一步提升抵抗力,然而,具體如何融合依然是一團爛賬。其三,直接納入淘票票旗下,在目前貓眼電影依然有足夠市場影響力的前提下,光線傳媒獲得一個好價錢,淘票票雖然付出較大代價,但留出了足夠時間精耕細作,行業第一的地位得以強化,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選擇。
從博弈的角度而言,第三條對于光線傳媒、阿里影業、淘票票、貓眼電影來說,都是一個皆大歡喜的選擇。阿里影業是光線傳媒的第二大股東,占有8.78%的股份,雙方早有合作基礎,而貓眼電影本身并不缺乏成長性,只要有足夠的現金流,完全可以重回巔峰狀態,有阿里影業資本注入,淘票票和貓眼電影合并之后,或可迎來真正的后票補時代,從容實現產品升級,屆時讓院線為貓眼電影打工也許將不再是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