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近期,王府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王府井”,股票代碼:600859)公布了其2016年年度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77.95億元,同比上升2.70%,同店下降1.57%;總利潤為8.49億元,同比下降9.32%,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5.75億元,同比下降13.07%;主業毛利率為17.92%,同比減少0.6個百分點。
王府井表示,營業收入上升主要收新開門店影響,同店營收下降主要受到宏觀環境以及相關政策的影響。此外,互聯網零售和跨境電商的發展,也對公司收入增長造成一定沖擊。
綜合利潤表
定增瞄準shopping mall 主營不再百貨獨大
眾所周知,王府井以百貨起家,旗下北京百貨大樓、雙安商場、成都王府井等門店都在當地市場占據領導地位。而隨著消費升級,傳統百貨疲軟,倒逼王府井不得不順勢做出改變。單一業態的增長乏力,促使王府井把苗頭指向了購物中心和奧特萊斯。
其實早在2009年,王府井便在太原設立了第一家具有購物中心元素的百貨公司,并在2011年的財報中首次透露出要轉型購物中心的念頭。而在2015年底的定增預案,更是表明了其在購物中心領域的野心,其表明將擬募集資金30億元的一部分,用于哈爾濱、鄭州、西安、佛山、南昌、銀川等六地購物中心項目建設。
另外,在去年年初,王府井將名字中的“百貨”去掉也體現了它正在“去百貨化”。而據中國房地產網報道,實際上在2014年底,王府井已解散了此前的百貨事業部,重新設立了百貨購物中心事業部。
對此,王府井的解釋是:公司正在進行戰略轉型升級,將由單一百貨主業轉變為涵蓋百貨、購物中心、奧特萊斯、超市、線上零售平臺等多業態并舉、覆蓋消費者全生活系統的零售公司。王府井相關人士也表示,此舉并不是放棄傳統百貨,只是會將體量小的變為主題百貨,部分門店向城市奧特萊斯轉型。
期內,王府井新開門店 7家,百貨只占1家。分別為銀川王府井購物中心、熙地港(西安)購物中心、西安王府井百貨、銀川王府井奧萊、王府井賽特奧萊臨潼店、南充王府井購物中心、王府井賽特奧萊機場店,并通過投資控制方式加大對上游資源的控制,同時百貨業態及奧萊業態加大經銷或代銷力度。
而在2017年,王府井計劃新開包括鄭州熙地港購物中心和熙地港主力店、哈爾濱購物中心、 廈門購物中心4家門店。同時,積極籌備佛山購物中心,長春奧特萊斯、鄭州奧特萊斯。
自營欠佳,聯手三胞或有戲
王府井的經營模式依舊沿用聯營為主,自營為輔。自營比例在總銷售中也只占到了13.08%,而去年則是12.71%。雖然期內自營毛利率相比聯營較去年也有了一定增長,但總體任然處于小批量試水,發展緩慢。要知道,王府井開始嘗試自營至少已有4個年頭了。
雖然短期內不可能實現聯營到自營的轉換,但近期牽手三胞或可為其在自營板塊的突破帶來捷徑。據悉,在2015年底的定增預案中,三胞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三胞投資擬投入15億元認購約6516萬股定增股份,認購完成后,三胞投資將持有王府井約10.99%股權,一躍成為王府井二股東。而三胞集團的實際控制人袁亞非則一直在加強國外品牌和供應鏈優勢。這對于恰恰缺少品牌和供應鏈的王府井來說,不得不說有種“破冰”意義。
期內,王府井也通過資本運作,推進自營能力建設。分別與百聯、利豐集團共同組建合資公司,初步鎖定家居、兒童集合店、時尚女裝的三個品牌為首批開發品牌,并與千百度、睿錦尚品合作,提升對國際商品資源的掌控力。
未來,王府井將提升商品經營能力、顧客經營能力,建立科學有效的運營體系;建立與各業態發展、 銷售規模、顧客規模相匹配的經營模式;建立實體企業與資本市場相結合的發展模式;建立科學 高效的管理架構、管控模式。2017年,王府井計劃營業收入180.58億元。受新開門店及融資費用增加影響,費用預計將同比增長 27.02%。
(來源:聯商網 陳肖麗)
- 該帖于 2017/3/21 15:21:00 被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