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網消息:華地集團旗下又個購物中心項目將于今年11月亮相蕪湖。目前,該項目招商工作已基本完成,進入全面進場裝修階段。
蕪湖八佰伴位于蕪湖城市中心商圈,中山路、銀湖路、長江路三條主干道交匯于此。該項目為華地國際自持物業,地下兩層地上八層,總建筑面積18.3萬㎡。其中,地下1樓至6樓12萬㎡用于商業經營,1500個停車位分布于地下2樓、7樓、8樓三個樓層。
開業后,蕪湖八佰伴將成為蕪湖體量最大、業態最豐富、功能最齊全的購物中心。
迭代
該項目所在““中山北路商圈””,距離蕪湖核心商圈“中山路步行街”商圈直線距離僅800米。正是這800米的“不遠不近”,蕪湖八佰伴得以共享兩個商圈的客流,同時規避傳統商圈老化帶來的負面效應。
資料顯示,蕪湖八佰伴周邊有4處公交停靠站,均以“八佰伴站”命名,市內近三分之一共18條公交線經過。此外,于2020年建成的蕪湖軌道交通一號線專設“八佰伴站”,與八佰伴無縫對接。
城市交通輸送的客流,經由4500㎡的外廣場進入“W”型商業空間。
華地集團斥資近20億,邀請美國、德國、日本等多家國際著名設計公司聯合打造的蕪湖八佰伴,從高空俯瞰整體建筑外觀呈“W”型。趨同于建筑之美,內部流線型動線串聯各個品牌店鋪。而B2、7F和8F的全立體式、智能化停車場,是商業垂直動線上的重要裝置。
12萬㎡的經營面積,使得蕪湖八佰伴可以呈現更多商業內容。規劃圖顯示,時尚零售類業態面積占比為55%,娛樂體驗類占比20%,餐飲類占比25%。
作為購物中心的主力店,蕪湖八佰伴百貨零售部分占據1-4樓近一半的空間,與街區的休閑、娛樂、餐飲業態互相聯動。華地集團旗下另一商業品牌“大統華”也已簽約入駐,正在裝修中。
此外,香港UME影院將其皖南首店開在了蕪湖八佰伴,這是該品牌在票房新興市場開設的首家門店。
餐飲方面,1000多平米24小時營業的海底撈餐廳,讓蕪湖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期待已久的地道川味火鍋,音樂餐廳胡桃里將“晚餐就開始的夜生活”文化融入江城。
除了上述品牌,辛香匯.錦里、呷哺呷哺、五月羅馬、撈王、探魚、稻隱等全國知名品牌也均為首次進入蕪湖市場。當地最具人氣餐飲品牌蕪湖大牌檔、醬味觀、小菜園同步入駐。
項目周邊集中了如鳳凰花園、安師大公寓、濱江世貿、華強小區等中高檔成熟小區,3公里范圍內常住人口40萬左右,并有蕪湖電力公司、皖南醫學院等政務教育機構。因此,蕪湖八佰伴運營團隊著力打造了兒童相關類商業板塊。1萬平的經營面積組合了游樂、教育、電玩、攝影等多種業態,菲菲羊兒童主題樂園、天空之城已確認簽約入駐。
洗牌
2014年11月18日,華地集團成功競得蕪湖紡織廠B地塊,攜蕪湖八佰伴項目入局蕪湖市場。
此后兩三年間,蕪湖商業物業經歷了一個快速供應期。《聯商網》&《搜鋪網》2015年的統計顯示,蕪湖主城四區119個樓盤有超過70個項目含有商業地產成分,未來五年內,近20座大型商業體相繼亮相。
作為四大米市之首、重要通商口岸的蕪湖,商業氛圍濃厚。2016年,蕪湖實現GDP總值2699.4億元,經濟總量位居安徽第2位,全國排名79位。
同時,蕪湖也屬于消費異�;钴S的城市。2016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66元,人均消費支出17504元,消費/收入占比60%。
上述數據正是各方角逐蕪湖市場的重要依據。
野蠻增長之后,調整與洗牌在所難免。聯商網百人薈成員郭歆曄認為,從蕪湖市場現有的商業來看,吃喝玩樂購一站式項目仍然是主流商業形態,尚未形成細分市場。這是“城市中心商圈、體量最大、業態最豐富、功能最齊全”購物中心蕪湖八佰伴當下的機會。
升級
承載了最高資源配置的蕪湖八佰伴是華地集團又一個購物中心項目,也可以看做華地集團多元化升級的最新力作。
1994年,華地集團在宜興開出首家門店,之后在泛長三角地區精耕細作,歷經多業態、跨地區發展。一城一店,一店一策,提供商品與服務,在該區域消費者中擁有非常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截至目前,華地集團擁有20多家百貨及購物中心、50多家超市門店,以及“華地百貨”、“八佰伴”、“大統華”三條產品線。
隨著中產階級族群的擴容與消費升級需求的遞進,消費者越來越期待商業能呈現更多的消費場景。
顯然,“購物中心”業態的出現正是華地應對上述變化做出的策略性調整和提升。
作為一家“零售”起家的商業企業,華地集團戰略升級的過程中,既保持了“零售”功力的一脈相承,又集成了其他商業形態的優勢。
未來,購物中心系列會是華地集團重點打造的產品線,或將在多個城市展店布點。
(來源:聯商網 李燕君)
- 該帖于 2017/8/3 14:29:00 被修改過進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