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新零售時代,移動互聯網及各類社交媒體養成了愈趨個性的消費群體,他們動不動就“造反”,以古靈精怪的獨特需求,倒逼企業審時度勢和自我成長。企業需要利用一切資源來“討好”消費者,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購物渠道、搭建豐富多彩的消費場景,及全渠道全流程一致的消費體驗。企業不斷利用大數據、系統和軟件,深層挖掘消費者的需求,最后落實到提供出消費者愛不釋手的商品,及精準便捷的商品供應。那么企業到底該如何利用“人、貨、場”三要素來解決“賣什么、賣多少、怎么賣、多少錢、賺多少”的核心問題。為此,VCIntegration獨家專訪了歐睿oIBP智慧需求鏈解決方案創始人、上海大學管理學教授、零售供應鏈管理專家、京東大學特聘教授高峻峻博士。
高峻峻博士創立的上海歐睿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oIBP),是一家專門提供智慧需求鏈解決方案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國內首創的服務于新零售、新流通和新供應鏈平臺型企業的智能預測與決策可視化平臺。
談起創業初衷,高博士回憶道:作為沃頓商學院訪問學者,該學院知名零售供應鏈大師、美國工程院院士Marshall Fisher教授曾經對她指點頗多,讓自己受益終生。她也希望同Marshall Fisher教授一樣,成為一個可以對業界起到影響和標桿作用的人。而沃頓人對商業模式的熱情,沃頓無處不在的商業話題討論,都在高博士心中種下了一顆創業的火苗。她認為,中國也需要這樣的管理思想創新及創業熱情,中國也需要一家頂尖的智慧供應鏈預測與決策服務公司。
除了創業激情和情懷,高博士扎實又有廣度的零售、供應鏈、算法建模等領域的專業學習,不間斷的不同企業深度接觸,十多年獨立咨詢顧問的項目經驗,所有這些積累,都奠定了她自行創業的基礎。oIBP立志于促進互聯網+及大數據等最新應用與供應鏈實踐的融合與創新,這也離不開團隊的支持,她驕傲地說:“我們的團隊成員,都有復合型的知識儲備,豐富的行業實踐,以及對于中國企業業務的深刻理解,最重要的是,對于改善零售行業管理水平的愿景和熱情。” 我們的團隊決定了我們與其他大數據驅動決策公司最大的區別在于,oIBP團隊致力于建立業界經驗和人工智能決策之間的橋梁,讓智能預測與決策不再神秘和困難,oIBP可以幫助企業傳統采銷和供應鏈管理人才升級為既能“上天”也能“入地”的精英,而企業因為有了這樣卓越的人才和oIBP平臺的支持,才能真正提升“捕捉需求、精準服務”的能力。
談到新零售時,高博士說:“零售不管是新還是舊,本質都是一樣的,最終的目的就是要給消費者創造價值,成為消費者的代理,不變的是著力于“人、貨、場”,新零售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圍繞這三個核心的商業元素重構是否有效。 過去,零售更多以品牌為主導,不管商品怎樣,消費者會因為品牌而信任你的質量。 但現在時代變了,消費者越來越難“伺候”。未來十年企業的進化,最直接的動力是動不動就“造反”的消費者,正是他們古靈精怪充滿個性的需求,倒逼著各類企業審時度勢和自我成長。新興的這些全天候、全渠道和個性化的消費群體正是借助了移動互聯網、社交媒體、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的力量,形成了新的消費群體和消費需求。而正是“造反”的消費者,促成了零售業勢在必為的變革。而所謂“新零售”,它在貨的選擇上會相對更多考慮人的因素。高博士舉了個例子:“為什么說盒馬鮮生是吃貨的天堂?因為它會收集很多吃貨覺得好吃,味道真的不錯的東西,選擇最Top的20%放在他們有限的商場空間來進行售賣。 所以說在貨的選擇方式上,它需要有一套體系從消費者的需求層面去抽取出來落實到貨品選擇上,包括貨品的后續的供應上。那么相比傳統供應鏈,新零售下整個供應鏈速度都要更快,對決策實時性、聯動性也要求更高。”
當然,新零售不僅僅是終端消費場景變化所帶來的良好體驗,關鍵還在于如何支撐這些消費體驗和消費內容,這就需要構建新零售時代的新型供應鏈。供應鏈管理的本質并未發生改變,但需要集成和協同鏈條上的各個環節,如供應商、銷售渠道、倉庫、門店,使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商品以準確的數量,在最短的時間內被送達消費者手中,從而在滿足服務水平的同時,實現整個系統成本的最小化。
新零售的供應鏈是由消費者驅動的。基于此,高博士強調:新零售的供應鏈,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往零售需求鏈的轉變過程。需求鏈相比供應鏈,只是更多地考慮消費者需求出發,但不僅僅只是需求驅動,而是需求感知+商品管理+S2b供應鏈管理的深度融合,消費者可識別、可到達、可交互,實現對消費者需求的精準探知,同時零售業的商品管理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開始對商品的特征值迅速提取并進行貼標、分類、聚類,實現和消費者需求的精準匹配,并且建立起不同的供應鏈策略來高效和低成本的滿足供應,這種模式的供應鏈最終達到S2b(Supply Chain Platform to Business, 即服務于中小企業的供應鏈平臺)。這里的S是一個供應平臺,大幅提升供應端效率,而b指的是一個大平臺對應萬級、十萬級甚至更高數量級的小b。這個網狀的供應平臺要為諸多小公司提供高質量的供應鏈管理服務,其目的是要充分發揮小b自主觸達客戶的能力。S2b時代下,供應鏈從職能并立到聯合協同,從線式供應鏈到非線式網狀結構,從非接觸式到接觸式,從粗放服務到精準服務,從單一平臺支撐到體系支撐,從縱向一體到全位一體,從單一空間到多維空間,這些轉變無不以最大限度地凝聚和釋放服務能量、精準服務客戶為終極目的。
另外,新零售時代下的供應鏈更復雜,它牽一發而動全身,內里又互相制肘,需要一個系統去支持決策過程,減少人工分析的錯誤,并提升響應速度。因此,新零售時代的供應鏈離不開數據和技術的驅動。高博士介紹說:“目前市場上的系統服務軟件,大多只有單一的分拆模塊,比如說,今天企業的問題是庫存過高,就給你上一個庫存管理模塊,明天企業需要管好促銷,又給你上一個促銷系統模塊,模塊與模塊之間互相割裂,無法聯動。這樣的系統根本無法發現問題所在,也無法真正從根源上解決企業的問題。要做精準的預測,它必須依賴一個一體化的集成模式,對于時尚和零售企業來說,每月、每周、甚至每天都面臨很多決策,都需要快速反應,影響決策的因素和變量之間又交互作用。如果我們不能同時把價格、商品、促銷等對需求產生影響的變量和因素放在一個集成的平臺上,通過系統的分析快速轉化為決策,那做需求預測對企業的意義何在?決策的準確性又何在?”
高博士早年曾有幸見證了一個信息系統項目發展的全過程,她以一句詞感嘆了這家企業從輝煌到倒塌的經歷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通過此段經歷,她清晰地意識到戰略決策對企業的重要性,另外,她補充道:決策的正確與否,不僅需要全局的一體化考慮,決策支持系統是否可以準確地理解業務也極其關鍵。高博士強調說,“如果系統專家不知道業務要什么,就算他會所有的算法和技術又怎樣?”但目前的現狀是,一般業務人員無法搞懂系統算法和參數;系統專家又只知道編程及數據結論顯示——沒法清楚地解釋這個數字是怎么算出來的、為什么是這樣、怎么修改——系統和業務的人之間是脫節且無法互動的。相對,迭代更新的時間成本就會變得極高,也會影響決策的速度和快速的響應。真正好的系統是需要在業務和系統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雙方在相同的情境下,使用同一種“業務規則”語言來進行交流,然后植入到這個系統中去。業務和系統之間始終可以有互動, 這樣才能讓這個系統真正的“活”起來。
而oIBP現在做的就是這樣一個一體化、一鍵式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平臺,是國內首創的企業預測與決策可視化平臺系統。智慧化的oIBP解決方案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圍繞“人、貨、場”整體框架,憑借數據智能、信息技術、流程優化和員工賦能四大基礎,通過提供智能商品管理、智能定價、促銷管理、銷售預測、自動補貨和調撥、S&OP/IBP協同計劃、庫存管理、主生產計劃、財務計劃、年度經營計劃、采購計劃、物流計劃、決策模擬等應用場景的解決方案,以提升商業預測準確性為核心,實現相關應用場景的智能和高效決策,精確地為企業解決“賣什么、賣多少、怎么賣、多少錢、賺多少”五大核心問題,幫助企業提升銷售額和利潤率,并降低庫存和控制人工,全面提升應對市場變化和消費者需求的快速響應和精準服務能力。 平臺的一期開發,最主要是圍繞四個核心模塊:需求、商品、定價和庫存。在此基礎上,后面的拓展模塊,都可另外進行疊加。在保證四個核心模塊的基礎上,所有的東西才會是可落地的,可實現的,可聯動的。
高峻峻博士最后補充:在今天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時代,雖然每個公司都會得益于數據使用所帶來的好處,但這并不意味著每家公司都要像少數電商巨頭一樣自己養著數據分析或者機器智能方面的專家,付費使用第三方的服務將成為趨勢。在未來,我們會看到,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工具和服務就如同水和電這樣的資源,會由像oIBP這樣的專業公司開放給全社會使用。而且簡單、基礎的工具如同開源語言一樣都應該是免費和共享的,讓大家去廣泛使用、傳播、體驗,而第三方大數據公司則可以通過提供以這些工具和業務流程為依托的大數據增值服務來打造自己的盈利模式,實現共贏。 oIBP會在今年8月14號發布oIBP智慧需求鏈解決方案的重要模塊——銷售預測之預測魔方,免費讓大家來盡情體驗銷售預測的魅力,讓這項工作變得不再神秘和困難,而且能夠真正地解決實際工作中的一些具體的棘手問題。
附件下載區: 鼠標左鍵單擊文件進行下載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