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2017年8月)江蘇省地稅局在全省正式上線支付寶刷臉查個稅服務,成為第41個開通了“刷臉政務”的城市,“刷臉政務”覆蓋的服務類別包括查詢公積金,繳納交通罰單,個稅申報等,最近三個月,已有超過875萬用戶嘗試了在家刷臉完成政務辦理。
據(jù)了解,刷臉認證的背后,其實是一整套的芝麻信用實人認證過程,包含了新技術、實名認證等一整套方案。技術專家表示,目前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達到金融級的準確度和安全性,準確率超過99.6%,而且,結合眼紋等多因子驗證,準確率能達到99.9%。發(fā)型、常規(guī)妝容、胖瘦變化、老化等都可以被準確識別出來。
在不少政務辦理中,由于需要嚴格的信息保密和高強度實人認證,所以辦理業(yè)務時許多都需要本人攜帶身份證到辦事大廳,工作人員肉眼比對,“證明你是你”后,才能辦理業(yè)務。
在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ōu)化服務三管齊下的“放管服”改革進程中,科技越來越成為全國各地政府喊出讓老百姓“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的底氣。服務老百姓的通道,從傳統(tǒng)的辦事窗口變成了一塊小小的手機屏幕。
根據(jù)支付寶的統(tǒng)計,刷臉認證服務上線不足3個月,約為民眾免去跑腿和等待時間400多萬小時。
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正在嘗試在政務服務中引入這一新科技。支付寶方面介紹,在稅務、社保、公積金、交通繳罰領域,刷臉辦事有望在全國范圍內逐漸推廣,而其他涉及身份驗證的政務服務,也正在探討引入人臉識別技術的可行性。
實際上,在政務服務之外,支付寶的刷臉技術也逐步在商業(yè)化。此前,一則21秒的刷臉支付視頻引發(fā)網友關注。視頻顯示,一位測試者不用手機、不輸入賬號,僅靠刷臉就能實現(xiàn)支付寶支付。支付寶方面證實了此視頻,并表示已完成“刷臉支付”從實驗室到商用的最后一步,不久將會在合作伙伴的門店上線。